-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电大《中国法制史》重点题库解析
中国法制史作为法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中国历史上法律制度的产生、发展、演变及其规律。对于电大学员而言,掌握这门学科不仅需要梳理清晰的历史脉络,更要理解不同时期法律制度的核心特征与历史影响。本文结合电大《中国法制史》常见的重点题库,从知识体系构建与典型问题解析两方面入手,为学员提供一套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的复习思路。
一、备考策略与核心方法
学习中国法制史,首先要建立“历史分期”与“制度演进”两条主线。前者以朝代更替为经,如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至近代;后者以法律形式、法典体例、核心原则、司法制度等为纬。在复习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抓大放小,突出重点:并非所有历史时期的法律制度都同等重要。夏商周的“礼治”与“刑”的关系、战国时期的“变法”与《法经》、秦汉的中央集权法制奠基、隋唐的法典成熟(尤其是《唐律疏议》)、明清的法律强化与司法专横,以及近代的法律转型,是历年考察的重点区域。
2.理解为先,记忆为辅:对于重要法典(如《法经》、《九章律》、《唐律疏议》、《宋刑统》、《大明律》),不仅要记住其名称、制定朝代,更要理解其结构特点、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对于核心制度(如“五刑”制度的演变、“八议”、“十恶”、“官当”、“三司会审”等),需掌握其产生背景、具体内容和历史影响。
3.以题带点,强化练习:题库是检验学习效果、巩固知识点的有效工具。通过研习题目,可以发现自身知识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强。对于错题,要深入分析错误原因,回归教材,彻底弄懂相关知识点。
二、重点知识领域与典型题例解析
(一)早期法制与“礼治”时代
这一时期主要包括夏、商、西周。核心在于理解“神权法”思想与“礼治”的结合,以及“刑”的起源与特点。
*典型题例1:简述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
*解析思路:西周“礼治”是中国古代早期法制的核心。其基本原则可概括为“亲亲”与“尊尊”。“亲亲”即亲其所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强调孝悌,旨在维护家庭内部秩序,核心是“父权”;“尊尊”即尊其所尊,以等级关系为基础,强调贵贱有别,旨在维护社会及政治秩序,核心是“君权”。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西周宗法等级制度的社会基础。此外,“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也是西周礼治的重要特征,体现了法律的等级性。
*典型题例2:名词解释:“禹刑”、“汤刑”。
*解析思路:“禹刑”、“汤刑”分别是夏、商两代法律的总称。由于年代久远,文献记载有限,其具体内容已不可详考。它们并非成文法典,而是泛指夏商时期的习惯法和统治者制定的刑罚。“禹刑”、“汤刑”的命名,一方面表明了法律的继承性(假托大禹、成汤),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早期法律的残酷性,所谓“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制变革
这是中国古代法制从习惯法向成文法过渡的关键时期,以“铸刑书”、“铸刑鼎”和《法经》为标志。
*典型题例:试述《法经》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解析思路:《法经》是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在总结各国变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
*主要内容:《法经》共六篇,分别为《盗法》(侵犯财产)、《贼法》(侵犯人身)、《囚法》(或称《网法》,关于囚禁和审判)、《捕法》(关于追捕盗贼)、《杂法》(规定狡诈、越城、赌博、贪污、淫乱等行为)、《具法》(关于定罪量刑的通例与原则,相当于近代刑法典的总则部分)。
*历史地位:
1.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成文法典,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典的体例和基本原则,标志着中国古代成文法的初步成熟。
2.其“诸法合体”、以刑为主的特点,对后世封建法典产生了深远影响,如秦律、汉律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
3.它贯彻了法家“重刑轻罪”的思想,为新兴地主阶级巩固政权、维护统治秩序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三)秦汉中央集权法制的确立与发展
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法律制度;汉承秦制,并开始了法律的儒家化进程。
*典型题例1:简述汉初的“约法三章”与“文景刑制改革”。
*解析思路:
*“约法三章”:刘邦入关中后,为争取民心,与百姓“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废除秦朝苛法。这是汉初立法的开端,具有临时性和安抚性,为汉朝法制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
*“文景刑制改革”:针对汉初沿用秦代残酷肉刑,汉文帝、汉景帝时期进行了刑制改革。文帝主要用笞刑、徒刑、死刑取代黥、劓、斩左趾、斩右趾等肉刑。景帝进一步减轻笞刑的笞数,并规范刑具和行刑方法。这一改革是中国古代刑制由野蛮走向相对文明的转折点,为后世封建五刑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典型题例2:名词解释:“春秋决狱”。
*解析思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CT 2112-2012 塑料防护排水板.建材建工行业标准.pdf VIP
- 08J907 洁净厂房建筑构造.pdf VIP
- 某企业设备机长负责制.docx VIP
- 《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解读.pptx
- 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pdf
- 最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win7---2010汇编.doc VIP
- 【新教材】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认识地球》测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JIS-H5302-2006铝合金压铸件(中文).pdf VIP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pdf VIP
- MEGMEET麦格米特MC160增强型系列PLC随机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