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定风波考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定风波”最初是()
A.词牌名B.曲牌名C.诗体名D.赋体名
2.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创作于()
A.黄州B.杭州C.密州D.惠州
3.“竹杖芒鞋轻胜马”中“芒鞋”指的是()
A.草鞋B.布鞋C.皮鞋D.木屐
4.“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A.畏惧B.豁达C.悲伤D.迷茫
5.“料峭春风吹酒醒”中“料峭”形容()
A.春风温暖B.春风寒冷C.春风轻柔D.春风猛烈
6.下列哪句不是出自《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A.回首向来萧瑟处B.也无风雨也无晴C.为伊消得人憔悴D.何妨吟啸且徐行
7.《定风波》词牌的字数定格一般是()
A.50字B.62字C.70字D.80字
8.“山头斜照却相迎”中的“斜照”指()
A.夕阳B.朝阳C.月光D.星光
9.苏轼创作《定风波》时,正处于()时期。
A.仕途得意B.被贬谪C.新婚D.求学
10.“莫听穿林打叶声”中“穿林打叶声”指()
A.雨声B.风声C.鸟声D.雷声
答案:1.A2.A3.A4.B5.B6.C7.B8.A9.B10.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属于《定风波》词牌特点的有()
A.双调B.上阕五句三平韵C.下阕六句四平韵D.押仄声韵
2.苏轼《定风波》所表达的情感包含()
A.对人生苦难的超脱B.对自然的热爱C.对仕途不顺的无奈D.对亲友的思念
3.下列词句中,能体现苏轼豁达心境的有()
A.莫听穿林打叶声B.何妨吟啸且徐行C.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D.也无风雨也无晴
4.《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描写的场景有()
A.雨中漫步B.春日赏花C.酒醒后感受春风D.傍晚看夕阳
5.以下关于《定风波》说法正确的是()
A.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B.体现了苏轼的旷达人生观
C.词中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D.词牌格式固定
6.下列哪些人物可能写过《定风波》()
A.苏轼B.柳永C.辛弃疾D.李清照
7.《定风波》中“风雨”一词可能有哪些含义()
A.自然界的风雨B.人生的挫折C.政治上的困境D.社会的动荡
8.下列对“回首向来萧瑟处”理解正确的有()
A.回头看走过的风雨萧瑟的地方
B.回忆过去经历的坎坷
C.表达对过去的留恋
D.暗示对人生的反思
9.苏轼在《定风波》中展现的精神品质有()
A.乐观B.坚毅C.洒脱D.愤懑
10.以下属于《定风波》中意象的有()
A.竹杖B.芒鞋C.蓑衣D.春风
答案:1.ABC2.ABC3.ABCD4.ACD5.ABCD6.ABCD7.ABC8.ABD9.ABC10.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定风波》是一首律诗。()
2.苏轼《定风波》中的“风雨”仅指自然界的风雨。()
3.《定风波》词牌只有苏轼写过。()
4.“一蓑烟雨任平生”体现了苏轼消极避世的思想。()
5.苏轼创作《定风波》时心情十分低落,毫无积极情绪。()
6.“竹杖芒鞋轻胜马”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7.《定风波》下阕比上阕字数多。()
8.“山头斜照却相迎”描绘的是早晨的景象。()
9.词牌“定风波”规定了词的格律和韵脚。()
10.苏轼的《定风波》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答案:1.×2.×3.×4.×5.×6.√7.√8.×9.√10.√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要概括《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主题思想。
答案:此词通过描写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表达他不惧挫折、坦然面对人生风雨的心境,体现对人生的旷达超脱。
2.分析“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表达效果。
答案:以反问增强语气,“一蓑烟雨”象征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