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漆艺的传统文化性解读
汪天亮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传统的漆艺就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我国的漆
艺传统源远流长,髹漆艺术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史中历史最为悠久,最富有
生命力的一种工艺门类。早在新石器时期遗址,已能用漆在陶盂或木器上绘
画花纹。河姆渡原始社会文化遗址第三层出土的木胎漆碗,是目前所知最早
的漆器,迄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对于我们来说,漆艺的存在不仅仅是
一种完美的视觉艺术表达,更是一种民族文化与精神符号的象征,是中华人
民精神生活的物化形式。今天我们审视漆艺作品,除了得到高品质艺术享受
外,还能感应到古人传递过来的文化气息与人文精神。
漆,又称为生漆、大漆、土漆、国漆,是从漆树上割下来的汁液。
刚割下来的漆,呈灰乳色,接触空气氧化后,变成栗壳色,干涸后呈黑褐
色。漆是一种优质的天然涂料,大量出土的漆器文物历经几千年仍然完好如
初,它所显示的超耐久度和丰满光泽是现代合成高分子材料所无法比拟的。
天然漆的光泽柔和内敛、淳厚朴素,髹涂于器物上,给人一种亲切温和之
感;漆美在它深沉、凝重、含蓄,使人感受到东方式静穆崇高、神秘朦
胧之美。干涸后的漆呈现出的黑色,具有一种空间感和深度感,具备一种
能吸纳和包容一切的意蕴。漆的“黑”与国画中宣纸的“白”有异曲同
工之妙。我们所见的漆器中红、黑二色使用最为普遍,客观上来说除了当
时制取比较容易,还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于红、黑二色的崇尚意识,契合
了中华民族的美学修养。随着玉、金、银、丝、贝等众多华美材料的介
入,以及后来有了蛋壳和白、青、绿、蓝、红、黄等颜料的问世,漆
艺才出现了多彩的世界。各种材质在与天然漆的融合中,使得漆艺有着与众
不同的魅力。
现代的化学工业的发展,合成漆种类繁多,色彩鲜艳。在漆艺中使用
化学漆的特性是固化快、周期短;天然漆则相反,周期长、费工费时。但
合漆时间长了会变黄、褪色、龟裂、不耐磨、色彩过于艳丽,远不如天
然漆柔美、含蓄和耐保存。在工业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日益受到破坏
的现代社会,到处都充斥着现代工业所制造的“脏品”,人类出于保护自
身和地球生存环境的美好愿望,天然的东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眯。漆的价
值也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03
NewArts:Volume27,Number4,2006
所谓漆艺,也就是漆工艺,或者说是“漆的艺术”。现代漆艺包
括漆画、漆塑、漆器三类。漆艺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当
时的漆艺先驱雷圭元先生首先提出了“中国漆艺”一词,并得到全国的漆
艺家的认同。漆艺包括以欣赏为主的漆画、漆立体艺术、雕塑,也包括以
实用为主的漆器和漆木家具以及兼有鉴赏和应用价值的漆屏风之类。从漆
艺中脱胎而来的漆画,在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术展览中被列入参展项目,
这就使漆画成为中国美术的一个独立的新画种,可以说漆艺是一门古老而
又年轻的艺术。
漆艺有着极为丰富的装饰技法,据我国古代漆艺专著《髹饰录》记载,
丰富多彩变化万千的各种髹饰手法,其中有研绘、描绘、镶嵌、雕漆、罩
明、雕透、雕填、彰髹、错施等等。除了用笔描绘之外,还有刮涂、刷
髹、指点、掌打、堆塑、筒撒、模印等技法,以及用布团、滚珠、豆
谷、树叶、纸屑、棕丝、瓜缕等以物代笔作画的方法。这些特殊的技法
能产生奇妙的艺术效果。
根据漆艺的表现方法的不一,我国早已形成了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漆
艺体系,著名的有北京的雕漆、扬州的螺钿、福州的脱胎、四川的研磨彩
绘。此外,天津的铝版漆画、山西的石雕漆器、贵州的皮胎漆器、山东的嵌
银漆器等也是声名远扬。漆艺不仅在我们国内蓬勃发展,日本、韩国、越南
等东南亚国家具有精湛的漆艺制作技巧;欧美在16世纪兴起仿制中国漆器
的热潮;非洲和美洲的土著居民也创造了很多精美的漆器作品,漆艺早已
成为世界性的艺术。
漆的历史几乎与人类文明史一样久远。1978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
址中,出土的朱红色木胎漆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漆器最早的实物。从
用本色的天然漆到用调朱漆来髹涂器物,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期间经历了一
个相当长的过程。河姆渡的漆器被视为我国漆艺的起步。
殷商、西周时期的人们在漆工艺水平上也有很大提高。从出土文物可以
看到,有些胎骨的制作,已由原来的直接涂在器物表面,发展到对胎骨进
行封固后再行髹饰。经丝织物上漆髹饰的器物,历经几千年的浸蚀,仍然
看出漆器的造型纹饰。充分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L∕T 637-2019 电力用固定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pdf VIP
- RoboSim虚拟机器人第三课-灯如流水.pdf VIP
- 22、啊哈C语言!逻辑的挑战(修订版)-2020-01-05.pdf VIP
- 《有余数的除法》.pptx VIP
- 山东第四届结构设计竞赛手册(终稿).pdf VIP
- 气排球比赛记分表格模板.doc VIP
- CMA测试试题培训资料.doc VIP
- 超星尔雅学习通《中华诗词之美》章节测试答案满分版.doc VIP
- 幼儿安全教案:会惹祸的阳台.doc VIP
- 第三单元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单元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高二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