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艺术欣赏
试以图像学研究方法分析《宴乐画像砖》
文/唐玉华
《宴乐画像砖》是在四川成都昭觉寺墓群中发掘出的一块画像砖,其上绘制的是一幅生动展示了宴饮取乐场景的画
面。图像学是一种深度解析艺术作品的学术手段,通过对这一图像的图像学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挖掘其内在的深层含义,
并评估这部作品在社会和历史层面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宴乐画像砖》的前图像志描述 部分的表演者为两人,左边一人弯腰击鼓为鼓者,右边一
1966年2月青龙社社员在成都市北郊昭觉寺后面的人随之起舞,舞姿优美。整个画面描绘一场小型的私人宴
[2]
小土坡发现墓群,经挖掘发现有13座东汉墓砖的古墓。会,内容简练完整。
其墓葬形式为长方形券顶砖室,在其中发现嵌置于墓室周从画面中的人物分布可以推断出,观赏者与表演者距
壁的画像砖,排列有序,共32块,《宴乐画像砖》便是离大致三到五米。然而这样的距离与乐器相关。看客的位
其中的一块,位于墓室左起的第六块。高42、宽48、厚置在上部与左方,鼓手以及舞者在下方,舞者随之舞蹈必
[1]
度为6.5厘米。定需要一定的空间移动,不能离席位过近,同时也不能离
(一)画面内容得太远。且舞者与击鼓者并不是孤立的表演,击鼓者除了
从《宴乐画像砖》的拓片(如图1)可以看出,整幅击鼓之外,还需要与舞者有身体动作以及语言的配合,是
砖的画面非常完整。因其朴素的雕刻手法,砖体上人物面互相配合的搭档。而抚琴者坐于宾客之间,面部朝向宾客
部细节难以辨认,但通过观察他们的姿态、服饰以及周围侃侃而谈。整个画面内容观众、抚琴者、击鼓者、舞者之
的器物,我们可以看出画中共有六人,分别为五位男士和间气氛融洽,形成一种环环相扣的互动链条。另外,在宴
一位女士,坐落在席褟上。画面可从中间一分为二,分为客与舞者之间,可以看到一组明显的器具——罇、盂、杯、勺,
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左边二人一人抚琴,一人侧耳倾听,是当时盛煮食物的器皿,从这些器皿可以看出观众与表演
面部朝右,与右边男子有交谈之意。右侧一男一女,面部者之间是通过共享饮食来增进彼此的和谐与随意。在这样
朝向右下方,疑似在观看表演,表演者即下半部分。下半的空间下,整个宴会既不会过于喧闹,也不会显得太过冷清,
符合儒家关于情感表达的适度原则和行为规范的礼节要求。
从以上画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整幅画面人与人之间,人与
器物之间,都互相照应相互连接,彼此之间不可分割。
(二)画面节奏
四川汉画像砖在构图和组织关系上尤为讲究,尤其注
重人物之间的避让和呼应关系。此画像砖画面中可分为上
下两部分,上半部分四人均席地而坐,其整体动作和氛围
表现相对静止。下半部分的舞者长袖宽袍而舞和乐者击鼓
伴奏便呈现为运动的一组。在上半部分这一组人物中,右
上角的男子长袍拖地置于身后,整个人的动势为静止状态。
其面部和身体朝左,将观
初级会计持证人
专注于经营管理类文案的拟写、润色等,本人已有10余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文案功底,尤善于各种框架类PPT文案,并收集有数百万份各层级、各领域规范类文件。欢迎大家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