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docVIP

永济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永济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憔悴(qiáocuì)诘责(jiézé)拈轻怕重(niānqīngpàzhòng)

B.骈进(piánjìn)气魄(qìpò)锋芒毕露(fēngmángbìlù)

C.潸然(shānrán)匀称(yúnchèn)纵横交错(zònghéngjiāocuò)

D.深恶(shēnwù)匀称(yúnchèn)人声鼎沸(rénshēngdǐngfèi)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气冲斗牛不可告人诚心诚意

B.相貌堂堂自作自受翩翩起舞

C.走头无路按步就班再接再励

D.人山人海按心应手锲而不舍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受教育,提高了我的认识。

B.他的演讲声音洪亮,语言流畅,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是否认真复习,是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4.默写。(12分)

(1)《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陋室铭》中表达作者高洁傲岸、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刘禅提出建议,指出“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后,紧接着阐述的是: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2分)

阅读是心灵的对话,是与智者交流。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6题。(10分)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2分)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深刻含义?(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7-8题。(15分)

《论语》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__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________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________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________

8.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君子”的理解。(5分)

(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第9-12题。(15分)

那树

舒婷

那是一棵老树,在河的转弯处,对着开阔的江面。它的根盘曲在淤泥里,伸向水面,枝干伸向天空,浓密的叶子覆盖着半个江心。

我常在树下读《红楼梦》。阳光透过叶隙,洒在书页上,斑驳陆离。风来时,叶片飒飒作响,像低语,又像叹息。树影在墙上摇晃,光影变幻,迷离而朦胧。

树是老于世故的。它见过江水的涨落,见过两岸的沧桑,也见过人的生老病死。它不言不语,只是默默地承受着一切。它的枝干粗糙,布满了岁月的刻痕,像老人脸上的皱纹。

树是悲悯的。它为落叶叹息,为流水呜咽。它看着人们来来往往,有的欢笑,有的哭泣,有的追逐,有的彷徨。它用它的枝叶遮蔽着人们的身影,也遮蔽着人们的忧伤。

然而,那树终究是老了。江边的工厂建起来了,机器的轰鸣声代替了江水的歌唱。人们砍伐了那棵老树,用它做成了家具。家具上,刻满了人们的名字,也刻满了岁月的痕迹。

我坐在家具上,看着窗外。窗外,是一片崭新的建筑,没有一棵树。我仿佛听到了那树在叹息,在呜咽。我仿佛看到了那树在河的转弯处,对着开阔的江面,默默地承受着一切。

10.文章开头描写了那棵老树怎样的特点?(4分)

11.文中“树是老于世故的”和“树是悲悯的”分别指什么意思?请结合文中的句子简要分析。(6分)

12.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那树”这一形象的理解和感悟。(5分)

三、写作(共30分)

13.题目:________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B

2.B

3.B

4.(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陟罚臧否,不

文档评论(0)

Yan0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