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七章表象
本章教学目的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有关视觉表象的概念、心理旋转实验及其意义、心理扫描、表象的功能等知识。01本章教学重点:心理旋转、心理扫描、表象的功能。02本章教学难点:心理旋转。03
第四节表象的功能3124第一节表象知觉表征第二节心理旋转第三节心理扫描
第一节表象知觉表征
第一节表象知觉表征
当前,认知心理学对表象的研究几乎都是有关视觉表象的,很少涉及其他感觉道的表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研究工作的开展,进年来进行着一场有关表象的实质和功能的争论。以下主要介绍有关视觉表象的研究并将涉及上述争论。02表象(MedalImage)又称意象。包括通常所说的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01
表象与知觉的机能等价心理学将表象和知觉紧密地联系起来,将表象看作是已经贮存的知觉象的再现,或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形象。Neisser和Kosslyn都提出了有代表性的观点,他们的观点都强调表象与知觉的机能等价。
研究表象和知觉的机能等价的一个重要方法,在知觉条件和表象条件下完成同一作业然后进行比较,看是否有共同或相似的情况。实验设计了三组被试:①知觉-记忆组,②带栅格的表象组,③不带栅格的表象组。实验结果表明,在完成字符定位作业中,三个小组被试的反应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意味着在知觉和表象条件下,完成同一作业的情况是一样的或相似的。
锐敏度实验与Mecollough效应实验边缘视觉锐敏度实验表象锐敏度实验
3.McCollough效应:McCollough视觉反效现象的实验设计如下:01别通过红色和绿色滤光镜去观察一张由黑白垂直条纹和黑白水平条纹组成的刺激图形。如此轮换几分钟,使被试对图形产生适应。此为诱导实验。02,要求被试去掉滤光镜去观察一张一半为黑白垂直条纹另一半为黑白水平条纹的复合刺激图形。结果被报告,垂直条纹为绿色,水平条件为红色。03
4.选择性干扰实验同时进行同一感觉道的知觉和表象两种活动,那么就会发生表象和知觉的相互干扰,甚至两者可能混淆。Perky在实验中要求被试注视屏幕,并想象在屏幕上有一个西红柿,与此同时,主试在屏幕上投射出一个较模糊的西红柿的图像,结果被试认为屏幕上西红柿图像是自己想象的结果
不同信息通道干扰Segal和Fusella(1970)设计了一个实验,将被试分为两个小组:听觉表象组(要求被试想象自己听到电话铃声),视觉表象组(要求被试想象自己看到一颗树)。听觉表象组的视觉信号感觉性高于听觉信号感觉性,而视觉表象组听觉信号感受性高于视觉信号感受性。实验表明,视觉表象对视觉信号觉察有干扰,听觉表象对听觉信号觉察有干扰,这种情况称为表象对知觉的选择性干扰。在同一感觉通道中存在表象与知觉竞争同一心理过程或心理资源,说明二者的机能是等价的。
二、表象与表征关于表象的争论01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存在独立的心理图画,是否可以利用表象进行信息表征。02两种对立观点的代表人分别是Kosslyn和Pylyshyn。前者认为表象的独立存在的,后者持反对意见。03
两种编码说关于表象的论证。io的两种编码说强调了表象的重要作用,它把表象看成是与言语相平行和联系的两个认知系统:表象系统和言语系统,这两个系统可分别由有关刺激所激活,两类信息可以相互转换。为此,Paivio(1975)设计一个实验考察表象在信息加工中的作用。实验所用的材料分为言语和图象两种,分为一致型和冲突型两种。实验结果表明,表象加工是独立存在的,在某些条件下(如对客体大小进行加工)甚至语言信息还需转化为表象再进行判定。
心理旋转概述70年代初Shepard及其同事开展了“心理旋转”的研究。最初的实验是有代表性的,在实验里,用速示器给被试成对地呈现图形,被试的任务是判断这两个图形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实验所用的图形是计算机制作的,分为三种情况,A为平面对,B为立体对,C为镜象对。实验验要求当被试判断所看到的一对图体经过旋转以后能否重合,纪录被试的正确反应时。
实验结果表明:论是平面对还是立体对,如果两个图形的形状和方位都相同,被试只需一秒就能看出它们是否相同。一个图形转动了一定角度,出现方位差后,反应时就增加了,反应时随方位差度数的增加而增加,两者成正比。增加53度,反应时就增加1秒。,心理旋转这种心理过程是存在的。
字符旋转实验结果1R字符旋转实验2ooper和Shepard(1973)用不同倾斜角度的正的和反的字母,数码,对心理旋转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根据实验结果,他们认为:1.当样本为垂直的正位时,即旋转的角度为0度或360度,判断所需的时间较少,约为0.5秒;2.当样本作了不同角度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级烟草专卖管理员考试重点复习要点.doc VIP
- 1.2初识物联网+ 课件 2025—2026学年川教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常见金融词汇中英文对照(无敌完整).doc VIP
- 电力交易员-中级工复习试题含答案.doc
-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解读.pptx VIP
- GB_T 6017-2021 工业用丁二烯纯度及烃类杂质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高清最新版).pdf
- 最新劳动法实施细则完整版.docx VIP
- 学堂在线 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丽声经典故事屋第六级 Monkey's magic pipe 猴子的魔笛 课件.pptx VIP
- 《国际经济学》李坤望(第四版)全册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