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docxVIP

2021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山西省临汾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屏风上有孔子图像及生平介绍,其中所写孔子的生年比《春秋公羊传》的记载早十四年,比《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早十五年。关于孔子生年的说法

A.孔子屏风为考古发现记载最可信 B.《春秋公羊传》出现早记录最准确

C.《史记》是正史所记内容最真实 D.受诸多因素影响仍不能最终确定

2.秦以郡县治东方,用秦吏秦法“经纬天下”,结果激起东方社会的反抗。汉承秦制,实行如下图所示的地方行政制度。据此可知汉初

A.郡国并行有合理性 B.民族融合异常艰难

C.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D.血缘政治根深蒂固

3.浦江郑氏家族,历经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达三百六十余年。因孝义治家的大家庭模式和传世家训《郑氏规范》,朱元璋赐封其为“江南第一家”,并在明代的法律中引入《郑氏规范》的内容。据此可知

A.宋代以后宗法观念进一步强化 B.儒家思想有助于家国治理

C.援礼入法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 D.程朱理学在民间影响巨大

4.明代典籍中关于山西的记载

人物/著作

史实

顾炎武《肇域志·山西》

国初,民无他嗜,崇尚简质,……后则靡然向奢,以俭为鄙。……而奢靡之风,乃比于东南。

张瀚《松窗梦语》

山西以太原为省会,而平阳为富饶。大同、潞安……多玩好事末,独蒲坂一州,富庶尤甚,商贾争趋。

明代沈思孝

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其合伙而商者,名曰伙计。一人出本,众伙共而商之,虽不誓而无藏。

据此可知,明代山西A.是全国重要的商贸中心 B.崇商奢靡之风盛行

C.晋商在全国的影响巨大 D.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5.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虽有一时的供应不足之虞,但在总体上不觉困难。一些民众向他们出售粮食、禽畜淡水,以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这主要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国人民族意识较为缺失 B.民众生活艰难困苦

C.闭关锁国政策开始松动 D.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6.19世纪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为自强、求富,在武汉大兴实业,以汉阳铁厂为中心建立一系列工厂,如下图所示。据此可知清末

A.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经济近代化有一定成效

C.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湖北的重工业全国领先

7.在历史上,欧洲的知识阶层从未形成过如此具有世界主义色彩的团体,他们以法语为共同语言,并在18世纪上半叶这一相对和平的时期频繁地出国游历。由此可见

A.工业革命促进交通发展 B.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

C.法国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D.世界各地的联系密切

8.苏联在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过程中,出现了农村富农阶层控制着剩余粮食并拒绝购买高价工业产品,在城市工业品卖不出去、缺乏粮食没有粮食出口换取工业设备的现象。据此可知苏联

A.新经济政策造成了严重的危机 B.国内商品货币关系尚未恢复

C.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封锁 D.推行农业集体化具有必要性

9.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与WTO不尽相同。TPP协定不仅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协定,也包括知识产权、环境、能力建设等协定。据此可知

A.自由贸易潮流逆转 B.经济区域集团化放缓

C.自由贸易深入发展 D.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二、材料分析题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历代粮食供求关系一览表

项目

春秋

战国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辽

金元

清(1800年)

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

2.3

5.72

3.85

6.42

7.2

10.7

10.5

粮食亩产量(市斤)

95

110

120

154

140/343

155/337

155/337

总产量(亿市斤)

205.39

591.4

415.8

889.82

1749.45

2385.88

2340.97

全国人口(万人)

3200

6000

5000

9000

12000

20000

30000

(说明:140/343和155/337中的140、155指北方亩产量,343、337指南方亩产量。)——摘编自吴宾、党晓虹《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材料二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把14亿人的吃饭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十三五”期间,中国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加大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中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升至95%,稳稳的做到了“中国粮用中国种”。“十三五”期间,中国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一万三千亿斤以上。“中国用全球9%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满足了占全球近20%人口的粮食需求。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伟大成就。”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称赞到。

——摘编自邱海峰《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好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K12好帮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