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4章 光的世界 单元质量评估 (含答案).docxVIP

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4章 光的世界 单元质量评估 (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章光的世界质量评估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很多成语都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成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镜花水月 B.一叶障目 C.海市蜃楼 D.波光粼粼

2.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做了如下实验: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用漏斗从容器底向水中缓慢注入浓盐水,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B.光在盐水中沿直线传播

C.光在任何液体中都可以传播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如图表示的是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路图,其中画法正确的是()

A B C D

4.某物理老师讲光的折射现象时,让同学们分小组体验了筷子弯折实验,如图1所示,标有甲、乙两点的筷子放在空碗中,向碗中加水至虚线处,观察到如图2所示场景,此时看到筷子上的甲点或乙点,光的传播路径正确的是()

A B C D

5.关于如图所示的反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5题图

A.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50°时,反射角也是50°

B.当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将远离法线

C.如果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4增加5°,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10°

D.如果光沿着FO射入,那么反射光线将沿着OE射出

6.如图所示,雨后晴朗的夜晚,人迎着月光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6题图

A.看到路面发亮的是水

B.看到路面发亮是因为光发生了漫反射

C.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D.夜晚的月亮属于光源

7.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往往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要求被测者与视力表像的距离是5m,如图所示是小红同学在一次测量视力时的情景,关于这次视力测量说法正确的是()

A.小红靠近平面镜时,她的像将变大

B.小红靠近平面镜1m时,视力表的像向她靠近1m

C.视力表中开口向东的“E”,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开口向西

D.小红同学按要求进行视力测量,则L的大小应该是0.3m

8.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B.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C.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2倍焦距

D.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会变厚

9.2020年6月21日,我国多地可以看到罕见的日环食,如图所示,天文爱好者用墨水成像、小孔成像、照相机拍照等方式观看或记录了这一天象奇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9题图

A.日食形成的原因是光沿直线传播

B.太阳在墨水中形成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C.太阳通过小孔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

D.太阳通过照相机镜头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

10.如图甲所示是公共场所的宣传投影灯,装在高处的投影灯照在水平地面上出现图案,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0题图

A.调小镜头与图片的距离所成的图案将变小

B.该投影灯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

C.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图案是光在地面发生漫反射

D.在水平地面上所呈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11.小王同学参观某博物馆时,发现在较为精巧的文物前都放置了一个放大镜(如图),可以让人更加清晰地观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1题图

A.放大镜是由凹透镜制成的

B.图中的文物与放大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1倍焦距

C.小王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文物正立、放大的虚像

D.看到的像与物在透镜的两侧

12.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2倍焦距以外

C.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镜头

D.阳光通过放大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放大镜对光有放大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3.如图甲所示是月食的景象,同时还伴随着月掩天王星、日月合璧、红月亮等天文奇观。月食属于光的现象。在模拟日食、月食成因的实验中,画了如图乙所示的示意图,如果要观察到日食,月球应该位于(填“A”“B”或“C”)处。

14.课堂上,教室里的多媒体屏幕上多彩的画面是由三种色光混合而成;午后阳光通过课桌上透明水杯形成的彩色光带,这是光的现象。

15.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汉乐府《江南》一诗脍炙人口,其中的“鱼戏莲叶间”将景入画(如图)。莲叶浮出水面,又倒映在水中。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和莲叶,分别是由和形成的虚像。(均填“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

第15题图

16.人眼睛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如图所示,物体A经过眼睛成像在视网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各学科试题试卷学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小学各科试题、试卷、学案、教案、教学设计全收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