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立秋时节特征是什么
一、自然气候的过渡性特征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承夏启秋的节点,自然气候呈现出“夏末余温未消、秋意渐生”的过渡性特点,核心表现为气温、降水、湿度的三重变化。
1.气温的昼夜分化加剧
立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格局从“整体高温”转向“昼夜温差显著”。白天,受副热带高压残留影响,午后最高气温仍可达30-35℃,部分南方地区(如江南、华南)会出现“秋老虎”天气,最高气温超过38℃,延续夏季的炎热感;但早晚气温快速下降,清晨最低气温可降至18-22℃,北方山区甚至低至15℃以下。昼夜温差从夏季的5-8℃扩大至10-15℃,部分北方地区可达15-20℃,形成“白天穿短袖、早晚穿外套”的典型场景。
2.降水格局的区域差异
立秋后,我国降水呈现“北减南增”的区域分化。北方(华北、东北)雨季逐渐结束,降水从夏季的“暴雨、连阴雨”转为“阵雨、小雨”,频次从每周3-4次减少至1-2次,降水量下降50%以上,易出现秋旱,需注意农田灌溉;南方(长江中下游、华南)则进入“秋淋”期(立秋至9月中旬),受冷暖空气交汇影响,会出现连续3-5天的阴雨天气,累计降水量可达100-200毫米,容易导致土壤积水,需及时排水防涝。
3.空气湿度的显著下降
立秋后,空气湿度随气温下降与降水减少而快速降低。我国大部分地区相对湿度从夏季的70%-80%降至50%-60%,北方干燥地区(如西北、华北)甚至低于50%。干燥感首先体现在呼吸道与皮肤:清晨起床时咽喉发干,皮肤(尤其是小腿、手臂)出现起皮、瘙痒,部分人群会出现鼻出血,这些都是空气湿度下降的直接信号。
二、物候现象的标志性变化
物候是季节的“活日历”,立秋后动植物与农作物的生长状态会出现一系列标志性变化,直观反映季节转换。
1.植物的季相转换
植物的叶色、花期与果期是立秋最明显的物候信号。落叶乔木如杨树、柳树,叶片中的叶绿素因光照缩短、温度下降而加速分解,类胡萝卜素(黄色)开始显现,叶片边缘先出现淡黄色晕斑,随后向叶心扩散,约10-15天后整叶转为浅黄;常绿树如松树、柏树,新叶生长放缓,老叶逐渐脱落。开花植物方面,菊花、木槿进入花期:菊花需要短日照(每天日照≤12小时)才能孕育花蕾,立秋后日照时间满足条件,开始分化花芽,约30-40天后开花;木槿则是夏秋开花的灌木,立秋后进入盛花期,花朵颜色从白色、粉色到紫色不等。而夏季的代表性花卉荷花,立秋后花瓣脱落,莲蓬开始成熟。
2.动物的行为调整
动物对季节变化的感知更敏锐,立秋后行为会出现明显调整。候鸟如野雁、家燕,开始为迁徙做准备:家燕会增加觅食次数,积累脂肪(每天觅食时间延长至8-10小时),同时修补巢穴,集结种群,通常9月中旬开始向南飞行(目的地为东南亚、澳大利亚);昆虫如蝉,立秋后进入生命周期末期,雄蝉的鸣叫声从夏季的高频连续变为低频断续,最终停止,雌蝉将卵产在树枝内后死亡。此外,蜻蜓、蝴蝶的活动范围缩小,多集中在草丛、花丛附近,准备产卵越冬。
3.农作物的生长节点
立秋是农作物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关键期。玉米进入抽雄吐丝期(雄穗抽出、雌穗吐丝),标志着从“长秆长叶”转为“结籽”;棉花进入结铃期,棉桃开始膨大(直径从1厘米增长至3-4厘米),需及时整枝打杈;大豆进入开花结荚期,花朵从叶腋长出,随后形成豆荚;水稻则进入孕穗期(稻穗在叶鞘内发育),需保持水层(3-5厘米),防止干旱。这些节点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是农事管理的重点。
三、农事活动的阶段性特征
立秋是农事“忙秋”的开始,不同作物的管理重点不同,核心围绕“促生长、防灾害、备收获”展开。
1.粮食作物的中期管理
粮食作物(玉米、大豆、水稻)的中期管理是立秋农事的核心。玉米抽雄吐丝期需水需肥量大,土壤湿度需保持在70%-80%,若连续3天无降水,需灌溉补水(每亩50-60立方米);同时追施攻穗肥(尿素15-20公斤/亩),距离植株10-15厘米深施,避免烧根。大豆开花结荚期需中耕除草1-2次,保持土壤疏松,促进根系吸收养分;若土壤缺磷钾,可施磷酸二铵10-15公斤/亩,提高结荚率。水稻孕穗期需保持水层(3-5厘米),若遇高温(超过35℃),需灌深水(10-15厘米)降温,防止“高温不实”(稻穗发育不良)。
2.经济作物的关键调控
经济作物(棉花、花生)的管理重点是“保铃保果”。棉花结铃期需整枝打杈(摘除下部老叶、病叶、疯杈),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田间湿度10%-15%),防治棉铃虫(可用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30毫升/亩喷雾);若棉桃出现脱落,需喷施硼肥(0.2%硼砂溶液),提高坐果率。花生进入下针期(花针入土形成荚果),需中耕培土(培土厚度3-5厘米),防止花针裸露,促进荚果发育;若土壤干旱,需小水灌溉(每亩40-50立方米),避免大水漫灌导致烂果。
3.秋冬作物的播种准备
立秋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SG+21-2016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docx VIP
- 旋律-诗意与激情的倾诉 (第二课时) 课件(共34张PPT内嵌音视频)高中音乐沪音版必修1音乐鉴赏.pptx VIP
- DB2205_T3.2-2024_通化人参种植技术规程第2部分:非林地种植_通化市.docx VIP
- 2023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02J603-1 铝合金门窗图集标准.docx VIP
- 诗歌意境与意象.docx VIP
- —风管工程量计算.pptx VIP
- DBJ51/T 193-2022 四川省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标准(压缩版).pdf VIP
- 中国空白地图(打印).pptx VIP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情境卷(含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