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
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
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材料一: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所谓“外来语”是指汉语中引入的外来词汇,这在近百
余年的现代汉语中是屡见不鲜的,对于现代汉语的发展不仅有功,而且厥功甚伟,
甚至可以说没有这些外来语的引入,现代汉语就不会发展到今日这个模样。但是
汉语除了有其强大的吸收力以外,还有强大的同化力,一般的外来语在经过汉语
的吸收、使用和同化以后,往往会改造成地道的汉语词汇,从而“外来语”就演
化为“外来概念词”,成了现代汉语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了,如“德律风”演
化为“电话”,成为汉语词汇大家庭中的一员了。但是,也有一些外来语在汉语
中没有演化为外来概念词,仍保留外来语的形态,被人民所接受,例如纯译音的
“苏维埃”,译音加表意的“卡片”,半译音半译意的如“浪漫主义”,直接借用
的如“场合”等。这些外来新词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引进了新鲜事物,有利
于文化交流。它们与旧社会中的“康伯度”(买办)、“那摩温”(工头)、“西崽”
(侍应生)等被强制输入的外来词汇有本质的区别。
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特别是在近十几年以来,的确出现了一些词汇——你
说它们是崇洋心理也好,说它们被强制输入也好——破坏了现代汉语的纯洁和阻
碍了现代汉语的健康发展,这在日常用语中,特别是在商业用语中,尤为突出显
著。这方面的例子,也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尤其是在电视和报纸的商业广告中,
许多商品的商标都采用了许多洋里洋气的名字。如果说这些名字都已从外国名字
音译过来,也许为了把这种产品打到国际市场去,倒还说得过去。但是在绝大多
数的情况下,这些洋名大多是不合外文语言规范的,比如人家有“曼哈顿”,你
就来个“曼克顿”。甚至还有什么“蒙丹妮”“奥丽斯”“玛奇卡”等等,原来是
汉语拼音或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倒译过去,成为洋里洋气的汉字名字的。这样
做,显然目的是蒙骗咱们自己的同胞,或者投有些同胞的崇洋心理之所好。因此,
把这种现象归为外来文化的强制输入,我认为是不切实的。因为它并不是外来文
化势力强加于我们头上的,而是国人之中有一部分人崇洋心理所造成的自觉的行
为,我们把它理解为“文化认同错位”也许更合适一些。令人感到有意思的是,
倒是一些外国公司的商号,为了打进中国市场,却采用了一些地道中国化的名字,
如“曼哈顿银行”叫“大通银行”。
如果说在商业界由于文化水平等等的条件限制,出现不伦不类的误用,还是
可以理解的话,在新闻领域里出现这种误用就是不可原谅的了。前不久就曾在报
刊上看到一个令人吃惊的大标题——《90年代时尚物语》,你以为讲的是有关90
年代时尚的故事,因为“物语”在日文中是“故事”的意思。但这篇《90年代
时尚物语》却是一篇关于时尚的新闻报道,报纸如此随便借用——实际上是误用
——外语词汇,其结果只能造成汉语的混乱。不仅词汇误用,而且对外国典故也
有一知半解的随便误用。比如前一阵子报道反毒和反贪的电视片和新闻特写中,
都出现过“高举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字样。记者和编辑显然都没有弄清楚这个出
诸希腊神话中的典故的原意,就按自己的主观猜想来使用。难道汉语中就没有适
当的典故或成语可用吗?为什么非用不仅读者不易理解而且自己也没有弄清楚
的洋里洋气的外国词汇呢?显然这是一种崇洋心理在作祟。外国文化和语言中的
优秀成分,凡是能丰富中国本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只要可能,我是竭力主张借用
和吸收的。但是有一个先决条件,在借用和吸收之前,必须弄清楚借用的词汇或
典故的确切含义,否则牛头不对马嘴,贻笑大方事小,污染汉语纯正事大,因此
必须谨慎从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含答案.pdf
- 湖南省河北省大联考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历史试卷.docx
- 湖南省河北省大联考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卷.docx
- 湖南省名校联盟2025年下学期9月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pdf
- 湖南省雅礼中学2026届高三月考试卷(二)地理试卷含答案.docx
- 湖南省雅礼中学2026届高三月考试卷(二)生物试卷含答案.docx
- 湖南省雅礼中学2026届高三月考试卷(二)政治试卷含答案.docx
- 辽宁鞍山海城四中八年级2025-2026学年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卷.pdf
- 山西省2025-2026学年高三年级9月质量检测政治试卷含答案.pdf
-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2026届高三9月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