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知识之芒种时节农耕忙(中小学生通识教育).pptxVIP

二十四节气知识之芒种时节农耕忙(中小学生通识教育).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芒种时节农耕忙

麦黄秧青耕读正当时

汇报人:

目录

芒种节气概述

01

麦黄时节农忙

02

秧青插秧正当时

03

耕读文化传承

04

现代农耕发展

05

生活养生建议

06

芒种节气概述

01

节气时间定位

芒种节气时间

芒种通常出现在公历6月5日至7日之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标志着仲夏时节的开始,农事活动进入繁忙阶段。

天文历法定位

芒种时太阳到达黄经75度,北半球昼长夜短,气温显著升高,适宜小麦收割与水稻插秧,体现古人对自然规律的精准把握。

农耕文化意义

芒种谐音“忙种”,反映夏收夏种双抢农时,既收麦黄又播秧青,是传统耕读文化中人与自然协同的典型缩影。

农事活动特点

2

3

1

麦收关键期

芒种时节正值小麦成熟收割关键期,农民需抢抓晴好天气及时收获,避免阴雨导致霉变减产。传统农谚“芒种不种,再种无用”强调此时农事紧迫性。

水稻插秧忙

南方地区进入水稻移栽高峰,需在芒种前后完成插秧以确保生长期。水田整地、育苗移栽同步进行,体现“秧青田绿”的典型农忙景象。

夏种作物管护

春播作物进入田间管理阶段,需中耕除草、追肥灌溉。同时抢种夏玉米、大豆等短生育期作物,实现“芒种糜子急种谷”的复种模式。

气候特征解析

芒种气候特点

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夏季。此时梅雨开始,长江中下游地区多阴雨天气,利于水稻插秧。

农事活动特征

芒种是麦类作物成熟收割关键期,同时需抢种晚稻等秋收作物,形成双抢农忙景象。北方收麦南方插秧,体现南北农耕差异。

物候现象解析

芒种三候为螳螂生,鵙始鸣,反舌无声,反映仲夏生物活动规律。此时麦浪翻滚、秧苗青翠,呈现典型节气景观。

麦黄时节农忙

02

小麦收割要点

01

收割时机选择

小麦最佳收割期为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此时籽粒含水量约18%-22%,茎秆金黄,麦穗低垂,可最大限度保证产量与品质。

02

机械作业要点

联合收割机作业需保持匀速(3-5km/h),留茬高度控制在10-15cm,收割方向宜逆倒伏方向进行,同时注意定期清选筛网防止堵塞。

03

晾晒储存规范

新收麦粒需及时摊晒至含水量≤12.5%,采用防潮仓储堆放,堆高不超过3米,定期通风防霉变,确保储存安全。

田间管理技巧

麦田水肥管理

芒种时节需合理灌溉与施肥,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追施氮磷钾复合肥,促进麦粒饱满,同时预防倒伏。

秧苗移栽要点

选择阴天或傍晚移栽秧苗,带土移植减少损伤。保持株距均匀,浅水护苗三天以促进根系恢复。

病虫害防治

重点防控小麦赤霉病和稻飞虱,采用生物农药与物理诱捕结合。定期巡查田间,早发现早处理。

农具使用规范

Part01

Part03

Part02

传统农具分类

芒种时节常用农具包括镰刀、锄头、犁具等,分别用于收割、除草和翻土,需根据作物类型选择对应工具。

操作安全要点

使用农具前检查磨损情况,保持握柄稳固,收割时注意肢体避让刃口,避免疲劳作业导致事故。

维护保养方法

铁制农具用后需除锈涂油,木柄存放于干燥处,定期紧固连接部件以延长使用寿命。

秧青插秧正当时

03

水稻种植流程

选种浸种

芒种时节精选优质稻种,浸泡催芽确保发芽率。浸种时间需根据水温调整,通常24-48小时,为后续育苗奠定基础。

整田育秧

深耕水田并施足底肥,保持浅水层。将发芽稻种均匀播撒至秧田,控制水肥管理,培育健壮秧苗约20-25天。

插秧管理

秧苗达三叶期时进行移栽,采用合理密植。插秧后保持浅水层,适时追肥除草,确保水稻分蘖期营养供给。

秧苗培育方法

选种浸种技巧

选择饱满无病害的稻种,清水浸泡12小时促进发芽,水温保持在20-25℃。浸种后沥干水分,置于阴凉通风处催芽24小时。

秧田整地要点

选择向阳平坦田块,深耕细耙后施足基肥。保持田面平整无积水,开沟作畦便于排水,畦宽1.2-1.5米为宜。

水肥管理规范

播种后保持浅水层,2叶期追施氮肥。注意防治青枯病,遇高温及时灌深水护苗,移栽前5天排水晒田壮秧。

水田耕作要点

水田整地标准

芒种时节水田需深耕20-25厘米,确保土壤松软透气。田面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利于均匀灌溉和秧苗生长,为后续插秧奠定基础。

秧苗管理要点

选择抗倒伏优质稻种,培育20-25天健壮秧苗。移栽前3天控水炼苗,株距保持15×20厘米,确保通风采光,促进分蘖。

水分调控技巧

插秧后保持3-5厘米浅水层,分蘖期适度晒田。孕穗期复水至5-8厘米,乳熟期采用间歇灌溉,兼顾节水与产量提升。

01

02

03

耕读文化传承

04

农谚民俗解读

2

1

3

芒种农谚溯源

芒种农谚源自古代农耕经验,如“芒种不种,再种无用”,反映抢抓农时的智慧,体现节气与作物生长的紧密关联。

南北民俗对比

北方“煮梅”防暑,南方“安苗”祈丰,芒种习俗因地制宜,展现农耕文化的地域差异与共同敬畏自然的精神。

谚语中的智慧

“麦收

文档评论(0)

知温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