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石钟山记题目及答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高考石钟山记题目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对“徐”在“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中解释正确的是()

A.缓慢B.姓C.随意D.轻快

2.“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中“鸣”的意思是()

A.鸣叫B.使……鸣响C.出名D.声音

3.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石之铿然有声者”相同的是()

A.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蚓无爪牙之利D.何陋之有

4.“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中“舟”的用法是()

A.名词作状语,乘船B.名词作动词,划船

C.动词,到D.形容词,轻快的

5.“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中“夜”的用法是()

A.名词作主语B.名词作动词C.名词作状语D.形容词

6.下列“绝”字解释为“断绝”的一项是()

A.绝云气,负青天B.佛印绝类弥勒

C.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7.“郦元以为下临深潭”中“临”的意思是()

A.面对B.到C.靠近D.临摹

8.下列词语中,与“扣而聆之”中“扣”意思相同的是()

A.扣押B.扣人心弦C.扣门D.扣除

9.“虽知而不能言”中“虽”的意思是()

A.虽然B.即使C.可是D.但是

10.“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正确句式是()

A.宾语前置B.定语后置C.状语后置D.主谓倒装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句子中能体现作者对郦道元观点存疑的有()

A.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B.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C.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2.下列字词解释正确的有()

A.“徐而察之”中“徐”解释为慢慢B.“则山下皆石穴罅”中“罅”是缝隙

C.“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中“虽”是即使D.“而臆断其有无”中“臆断”是主观判断

3.以下属于《石钟山记》中作者探寻石钟山得名原因过程的是()

A.质疑郦道元B.否定李渤C.亲自夜探D.得出结论

4.下列句子中“于”的用法相同的有()

A.得双石于潭上B.而大声发于水上

C.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D.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5.下列关于《石钟山记》的文学常识正确的有()

A.作者是苏轼B.是一篇游记散文

C.体现了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的精神D.创作于北宋时期

6.以下哪些语句能反映出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

A.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B.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C.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D.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7.下列对文中“噌吰”“窾坎镗鞳”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形容声音的词B.“噌吰”声音宏大

C.“窾坎镗鞳”声音清脆D.二者都是石钟山发出的声音

8.下列句子中,属于苏轼在探寻石钟山得名原因时所用到的方法的是()

A.查阅典籍B.询问渔人C.实地考察D.理论推导

9.以下关于《石钟山记》中作者情感表达正确的有()

A.对郦道元观点简略的叹惋B.对李渤浅陋的嘲笑

C.对自身探寻成功的得意D.对世间真理难寻的感慨

10.下列字词在文中词性活用相同的有()

A.虽大风浪不能鸣也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C.事不目见耳闻D.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石钟山记》作者苏轼是唐代文学家。()

2.“徐而察之”中“徐”意思是快速。()

3.“石之铿然有声者”是定语后置句。()

4.苏轼认为石钟山得名是因为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

5.“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中“鸣”是鸣叫的意思。()

6.文中作者完全赞同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的观点。()

7.“古之人不余欺也”是宾语前置句。()

8.“舟行适临汝”中“适”是恰好的意思。()

9.作者夜探石钟山是因为好奇。(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