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6部分 专题11 对点精练四 把握古诗情感.pptxVIP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6部分 专题11 对点精练四 把握古诗情感.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江

[南宋]陈与义[注]

江南非不好,楚客自生哀。

摇楫天平渡,迎人树欲来。

雨余吴岫立,日照海门开。

虽异中原险,方隅亦胜哉!;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楚客”原指身遭放逐、流落他乡的屈原,此处是诗人自称,

时中原尚未收复,诗人仕宦江南。

B.颔联写摇桨渡江,远望天水相平;船行水上,江岸边的树仿佛迎人而

来。诗人用拟人、夸张手法描写渡江时的情景,气象苍茫,境界开阔。

C.颈联寓情于景。雨后初晴,吴山明朗,云雾尽散,红日高照,海门开

敞,象征国家复兴在即,光明在望。

D.尾联呼应首联,抑后高扬,一扫楚客之哀,由个人前途上升到国家命

运,拓开了格局,深化了主旨。;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1;1;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①

[宋]张元幹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②,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③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注①李伯纪:李纲,字伯纪。著名的爱国英雄,曾位居宰相,张元幹是他的僚属。钦宗绍兴八年(1138)金兵进攻,朝廷力主议和,李纲因力主抗金被罢免回长乐(今福建省长乐县)。此间,张元幹写下这首词寄送给他。②《汉书·傅介子传》说楼兰王曾杀汉使者,傅介子奉命“至楼兰……王贪汉物,来见使者……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③平章:评价,辨别。;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扫尽”三句,是说江风极大,将天上的浮云吹散,江面因风大而无人乘舟夜渡,

沉思间又见雁儿飞落在芦苇深处夜宿,并由此引起无限感触。

B.“十年”句,是作者想到十年前扬州被战争摧残为一片空墟,昔日繁华现在犹如一

梦。怀??之余,不觉加强了对高宗屈膝议和的不满,也加强了作者坚决抵抗金人

南下的决心。

C.“谩暗涩”句,是叹息如今议和已成定局,虽有宝剑也不能用来杀敌,只是使它生

铜花(即铜锈),放弃于尘土之中。这里运用比喻,以宝剑被弃比喻李纲等主战人物

受到朝廷的罢斥压制。

D.“唤取”两句,以“谪仙”李白来比李纲,兼切李姓,这是对李纲的推崇。作者借

这两句表达了自己的想法:面对议和已成定局的形势,爱国之士应该就此隐退苕

溪,垂钓自遣而不问国事。;解析“面对议和已成定局的形势,爱国之士应该就此隐退苕溪,垂钓自遣而不问国事”错。作者并非认为应该隐退,相反,“风浩荡,欲飞举”,结尾振起,表示自己坚决不能消沉下去,而是怀着气冲云霄的壮志雄心,对李纲坚持主战、反对议和的主张表示最大的支持,这也正是他作本词的旨意。;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案①无人理解的孤独:“空吊影”“谁伴我”,自伤孤独。李纲与自己志同道合,而天各一方,不能在此月下同舞。

②对故国满目疮痍的哀愁:“十年一梦扬州路”“愁生故国”等句,表达战火后对故国的哀愁。

③对主和派苟安求和的愤慨:“遗恨琵琶旧语”二句,用杜甫诗意,说明在琵琶声中流露出对屈辱求和的无穷遗恨与悲愤,以此暗示南宋与金人议和也将遗恨千古。

④对李纲坚决主战的敬仰和支持:“要斩楼兰三尺剑”是期望朝廷振作图强,像汉代使臣傅介子提剑斩楼兰王那样对付金人。词中以楼兰影射金,以傅介子比喻李纲等主战之士。

⑤气冲云霄的壮志雄心:“气吞骄虏”“风浩荡,欲飞举”指出要凭浩荡长风,飞上九天,表示自己坚决不能消沉下去,而应怀着气冲霄云的雄心壮志。(答出三点即可);1;1;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寄李儋元锡[注]

[唐]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花里叙别起,又以花开一年结,不仅显现出时光迅速,更流露

出人事变迁的慨叹。

B.颔联“世事”与颈联“邑有流亡”相合,“春愁”又与首联“花开”

暗合,上下浑融,衔接自然。

C.“西楼望月几回圆”暗含奔赴西楼、仰观天空、计算时日、期待思念

等动作与心理,极富张力。

D.全诗起于分别,终于相约,章法严密,对仗工整,语言简洁,情感激

愤,堪为七律名篇。;解析“语言简洁,情感激愤”理解有误。这首诗语言浅显易懂,情感强烈却怨而不怒,主要流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白雪cleve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