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痴呆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详解演示文稿;优选痴呆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痴呆患病率
国外:60岁以上人群为1%
国内:60岁以上人群为0.75%~4.69%
长沙:60岁以上人群为2.88%;痴呆分类:
变性病:AD
额颞痴呆
Pick病(Pick小体,占额
颞痴呆的1/4)
路易体痴呆(Lewybody);非变性病:VD
感染性痴呆
代谢性脑病所到致痴呆
中毒性脑病所致痴呆
;
一、AD
1907年由Alzheimer描述,故称AD,发
病随年龄而增加。
患病率65岁以上约为5%,85岁以上为20%。;AD发病机制
神经元结构改变
神经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
老年斑形成
神经元功能异常
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
自由基学说
遗传因素;AD发病机制
5%~10%的患者有家族史
家族遗传性AD患者中发现4个相关基因
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β-APP)基因
ApoE基因
早老素1(PS-1)基因
早老素2(PS-2)基因
;AD病理改变
大脑皮质普遍萎缩
镜下改变
△神经元数量减少
△老年斑
——类淀粉样蛋白沉积
——坏变的轴突、树突
;
△神经原纤维缠结
—为过度磷酸化逆流的Tau蛋白
—双股螺旋丝形式存在;AD的临床表现
早期记忆力
工作能力
少数有情感变化
晚期语言表达障碍
时间和空间定向力差(外出迷路)
丧失生活能力
可伴有精神行为异常;AD实验室检查
神经心理检查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MMSE)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成人衰退量表(GDS)
抑郁量表(排除抑郁)
Haichinski量表(排除VD);辅助检查
CT/MRI脑萎缩
EEG正常或α节律减慢
BAEP(诱发电位)P300潜伏期延长
PET/SPECT颞顶叶代谢低下
CSFtau蛋白升高;
AD的治疗原则
改善症状
胆碱酯酶抑制剂
多奈哌齐(donepegil,安理申)
雷司替明(rivastigmine,艾斯能)
加兰他敏(reminyl);
抗抑郁、抗焦虑(对AD伴有精神行为异常)
维思通
氟西汀
丁螺环酮;
神经保护
VitE
司林吉兰
银杏制剂
依达拉奉
尼膜同;
预防
一级预防——控制危险因素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二、血管性痴呆(VD)
由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临床
综合症
痴呆前三位排列
国外:AD、DLB(Lewybody)、VD
国内:AD、VD、DLB
;
梗死脑组织容积80~150ml,,临床即
可出现痴呆
出血、缺血均可发生,以缺血多见。;
临床表现
有卒中史,波动性病程,阶梯式恶化,在执行功能方面(自我整理、计划、精细运动)比AD重
;
临床表现
多梗死性痴呆:双侧半球多次缺血性卒
中、痴呆相对急起、脑功能缺损阶梯式发展、局灶神经系统定位症。
CT、MRI示多发病灶、脑萎缩、脑白质
疏松症。;
多梗死性痴呆的诊断标准
多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阶梯式进展
和斑片状分布的神经功能缺损。
认知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