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高一语文《论语经典名句的现实意义》.docx

北师大版高一语文《论语经典名句的现实意义》.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师大版高一语文《论语经典名句的现实意义》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主要强调什么?

A.学习的重要性

B.复习的快乐

C.实践的必要性

D.知识的积累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A.个人利益

B.推己及人

C.严格律己

D.宽容他人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明了什么道理?

A.学习与思考结合

B.勤奋学习

C.独立思考

D.避免危险

4.“君子和而不同”中,“和而不同”指的是什么?

A.盲目一致

B.和谐但保持差异

C.完全对立

D.无原则附和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突出什么?

A.创新精神

B.复习的价值

C.教师作用

D.知识更新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鼓励人们怎么做?

A.模仿贤者

B.自我反省

C.批评他人

D.忽视不贤

7.“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味着什么?

A.排斥异己

B.志趣相投

C.灵活处事

D.坚持己见

8.“欲速则不达”告诫我们什么?

A.追求效率

B.循序渐进

C.避免拖延

D.注重速度

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提醒人们注重什么?

A.当下生活

B.长远规划

C.减少忧虑

D.及时行乐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指出学习的最高境界是?

A.知晓知识

B.喜好学习

C.以学为乐

D.精通技能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

1.以下哪些名句体现了《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态度?

A.学而时习之

B.温故而知新

C.知之为知之

D.三人行必有我师

2.下列名句中,强调个人修养的有哪些?

A.吾日三省吾身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子坦荡荡

D.小人之交甘若醴

3.哪些名句反映了《论语》中的人际交往智慧?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君子和而不同

C.道不同不相为谋

D.有朋自远方来

4.以下哪些是《论语》中关于教育的思想?

A.有教无类

B.学而不厌

C.诲人不倦

D.因材施教

5.下列名句中,涉及自我反思的有哪些?

A.见贤思齐焉

B.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C.吾日三省吾身

D.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6.哪些名句体现了《论语》中的君子之道?

A.君子喻于义

B.君子坦荡荡

C.君子求诸己

D.小人长戚戚

7.以下名句中,强调实践与行动的有哪些?

A.听其言而观其行

B.欲速则不达

C.学而时习之

D.知之为知之

8.哪些名句表达了《论语》中对知识的尊重?

A.知之为知之

B.不知为不知

C.学而不思则罔

D.敏而好学

9.下列名句中,关于和谐共处的是哪些?

A.礼之用和为贵

B.君子和而不同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道不同不相为谋

10.以下哪些名句可用于指导现代生活?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三人行必有我师

C.欲速则不达

D.学而时习之

三、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

1.“《论语》中的‘有教无类’体现了教育公平思想。”()

2.“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反映了他的平等观念。”()

3.“‘学而时习之’强调学习需要反复实践。”()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种自私的表现。”()

5.“君子和而不同”鼓励人们盲目附和他人。”()

6.“温故而知新”认为复习不能获得新知识。”()

7.“见贤思齐焉”提倡嫉妒贤能之人。”()

8.“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味着应该排斥不同意见者。”()

9.“欲速则不达”告诫人们做事要追求速度。”()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一种虚伪的态度。”()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

1.请简述“学而时习之”对当代学生学习的现实意义。

2.结合实例,说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何在现代社会应用。

3.谈谈“君子和而不同”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4.解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所蕴含的学习智慧。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B3.A4.B5.B6.B7.B8.B9.B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