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吼山记》原文及译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游吼山记》原文及译文

《游吼山记》的作者有沈复、袁宏道等,以下为你分别介绍他们所写的《游吼山记》的原文及译文:

沈复《游吼山记》

原文:

余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人是非。名胜所在,贵乎心得,有名胜而不觉其佳者,有非名胜自以为妙者。余年十五时,有赵省斋先生名传者,杭之宿儒也。赵明府延教其子,吾父命余亦拜投门下。暇日出游,得至吼山。近山见一石洞,豁然空其中,四面皆峭壁,俗名之曰“水园”。临流建石阁五椽,对面石壁有“观鱼跃”三字,水深不测,相传有巨鳞潜伏,余投饵试之,仅见不盈尺者出而唼食焉。阁后有道通旱园,拳石乱矗,有横阔如掌者,有柱石平其顶而上加大石者,凿痕犹在,一无可取。游览既毕,宴于水阁,命从者放爆竹,轰然一响,万山齐应,如闻霹雳生。此幼时快游之始。

译文:

我凡事喜欢独出己见,不屑于跟随别人的是非判断。名胜的可贵之处,在于内心的感受,有的地方是名胜但自己却不觉得它好,有的地方不是名胜但自己却认为它很美妙。我十五岁的时候,有一位叫赵传的赵省斋先生,他是杭州的一位年高而博学的读书人。赵县令邀请他教导自己的儿子,我父亲也命我拜入他的门下。闲暇的时候出去游玩,得以到达吼山。靠近山的时候看到一个石洞,里面豁然空旷,四面都是陡峭的石壁,人们俗称它为“水园”。临水建造了五间石阁,对面的石壁上有“观鱼跃”三个字,水很深,无法测量,相传有大鱼潜伏在里面,我投放鱼饵试探,只看到不满一尺的鱼出来吞食。石阁后面有一条路通向旱园,拳头大小的石头杂乱地矗立着,有的石头横宽如手掌,有的石柱顶部平坦上面又放着大石头,凿痕还在,没有一点可取之处。游览结束后,在水阁里设宴,让随从的人放爆竹,轰然一声巨响,万山都回应,就像听到了霹雳声。这是我小时候畅快游玩的开始。

袁宏道《游吼山记》

原文:

吼山石壁,悉由斧凿成,峭削百余仞,乍见亦可观。山下石骨为匠者搜去,积水为潭,望之洞黑如墨汁,深不可测。每相去数丈,留石柱一以支之。上宇下渊,门闼洞穴,窈窕纡回。雨后,飞瀑缀帘而下,余等自外望,兴不可遏,呼小舟游其中。潭深无所用篙,每一转折,则震荡数四,舟人皆股栗。因停舟石壁下,观玩良久。陶氏有山房在此,颇称幽奇,然荒芜甚,轩前草深丈余矣。

译文:

吼山的石壁,全都是由斧头开凿而成的,陡峭险峻有一百多仞,乍一看也很值得观赏。山下的石头被工匠挖走,积水形成了深潭,看上去黑得像墨汁,深不可测。每隔几丈,就留下一根石柱来支撑。上面是房屋,下面是深渊,门和洞穴,深远曲折。雨后,飞瀑像帘子一样垂下来,我们从外面望去,兴致不能抑制,叫来小船在潭中游览。潭水很深,无法用篙撑船,每一次转弯,船就会震荡好几次,船夫都吓得双腿发抖。于是把船停在石壁下,观赏了很久。陶氏在这里有一座山房,很是幽静奇特,然而却十分荒芜,房前的草有一丈多深。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