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倦怠社会》.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文来源:网络收築与整理|word可编辑

读书笔记《倦怠社会》

读书笔记丨《倦怠社会》

以前还不觉得,直到现在考上了博士,和其他人交流时常感到自己的浅薄无

知。所以,坚持读书,坚持在这里写读书笔记,就当是对自我的一个督促吧。

今天的这本书为《倦怠社会》,作者是德国籍韩裔哲学家韩炳哲(Byung-

ChulHan),第一次知道这个作者是在海龙果读书会上,他出生于韩国首尔,并在

八十年代在韩国学习冶金学,之后他到德国,学习哲学和德国文学,以及天主教

神学。兼有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他,有时候充满着西方哲学尤其是德国哲学的批判

精神,有时候又能从中找到很多东方文化的影子。

否定性消失

他已有十六本著作,其中最著名之一为《爱欲之死》,韩炳哲开宗明义地将

他批判哲学的矛头直指现代社会中爱欲之死的症候一一自恋”情节。自恋意味

着当代人只关注自己,作为列维纳斯爱欲伦理学核心概念的‘他者”,在现代

社会中已经消亡了。(新京报书评周刊)

而在这本《倦怠社会》中,他认为否定性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过量的肯

定性。缺乏否定性的同质的空间内,没有敌我、内外、自我与他者的两极对立。

新的社会,产生了与以往不同的暴力形式,即向内的精神暴力,比如抑郁症、注

意力缺陷综合症、边缘性人格障碍等,这些成为21世纪初的疾病形态。

作者认为福柯的规训社会已不复存在,因为他的规训和权利理论建立在否定

性上,而21世界不再是一个规训社会,而是功绩社会。功绩社会产生抑郁症患

者和厌世者,阿兰•埃亨伯格从自我管理的视角看待抑郁症,认为人仅属于自身

导致了抑郁症。

1/4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而作者(韩炳哲)认为,是人际关系的匮乏导致了抑郁症,这种匮乏是日益碎

片化、分裂化社会的典型症状。由此,作者提岀倦怠综合征(Burn-out-Syndrom)

不是表达了筋疲力尽的自我,而是表达了疲惫、燃尽的心灵。

绩效社会导致人们的自我剥削,不是他人对自我的剥削,而是自我剥削。这

种剥削更隐蔽也更有效率,因为它来自于内在而非强制,剥削者同时也是被剥削

者。

深度无聊

过度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注意力的结构和运作方式,感知因此变得分散

和碎片化,人们的关注里被全部侵占,因此,人们不再有无聊的时间,而正是这种

“无聊”造就了人类关于哲学、思想等文化领域的进步。

多线工作(Multitasking)是当今人们在工作中的常态,同时处理多项工作任务,

而这其实是一种退化。多线工作使人们的注意力涣散,而深度注意力才能产生文

化,一味的忙碌不会产生新事物,只会重复或加速业已存在的事物。

积极生活

在赤裸的、极为易逝的生活刺激下,人类变得过度活跃,以歇斯底里的状态

投入工作和生产。作者认为阿伦特没有意识到,正是由于丧失了沉思的能力,积

极生活变得绝对化,从而导致现代积极社会的焦虑和歇斯底里症状。

《偶像的黄昏》

尼采在《偶像的黄昏》中描述了三种任务,人应当学会观看,学会思考,以

及学会说话和书写。尼采强调重新恢复沉思生活的必要性,这样人们才能拥有专

注力以及持久、从容的目光。通过训练,掌握能够有效阻止、隔绝外界刺激的本

能,因为无法拒绝刺激反应,立刻做出反应、回应每一个刺激冲动,这已经是一

2/4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种疾病、一种倒退,也是疲劳、衰竭的征兆。

不禁让人想起被即时通讯软件绑架”的现代人,秒回好像成了一种必备的

素质,时间不断地被微信弹框切断,目光无法拒绝那些刺激,对所有外界刺激都保

持积极的回应,无法进行沉思生活。这种过度活跃亦是精神衰竭的征兆。因此,一

旦积极性加剧为过度活跃,人类竟毫无防御地回应一切冲动和刺激,由此产生了新

的束缚,而非自由。有些人认为越积极越自由,只

文档评论(0)

st334455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