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的问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师节的问候

去年教师节凌晨三点,我对着手机屏幕反复修改一条微信消息。对话框里老师节日快乐被删了又打,打了又删,最后鬼使神差地加了句您教案扉页的那句教育是点燃火焰,我记了十年。发送键按下的瞬间,手机突然黑屏——电量耗尽自动关机。我攥着冰凉的手机坐在床头,心跳得厉害,像小时候偷藏在讲台抽屉里的手工贺卡,总怕被提前发现。后来才知道,那条消息在清晨七点自动发送成功,而我的老师,那位总说别搞虚的的老语文教师,回了我整整三页语音。

这就是教师节的问候,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却藏着太多说不出口的牵挂、不敢表露的在意,和跨越岁月依然滚烫的真心。

一、教师节的问候,是藏在时光褶皱里的回响

(一)它从课堂的每道目光里来

我至今记得高二那年的作文课。张老师捧着我的周记本走上讲台,纸页翻得沙沙响:大家看这段——巷口的桂树落了,我蹲在树底下捡花,奶奶说这是月亮的碎屑。她的手指停在碎屑两个字上,抬头时眼角的细纹像绽开的花:写得灵,可这里要是加句风一吹,月亮就从指缝里漏了,是不是更活?那天放学,我在办公室门口听见她跟隔壁班老师说:这孩子观察细,得慢慢养。后来我才知道,她为我的周记写过七次批注,每次都在末尾画朵小花——我总以为是随意的点缀,直到翻到她退休时整理的备课本,扉页贴着我每篇周记的复印件,旁批密密麻麻,最底下用红笔写着:要让这双眼睛,永远看得见月光。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时刻?某个课堂上的只言片语,当时觉得稀松平常,多年后却突然在某个相似的场景里清晰起来。当我们在教师节发送问候时,那些被老师轻轻托起的目光、悄悄埋下的期待,就顺着消息提示音,重新涌进了心口。

(二)它往记忆的每处褶皱里去

去年整理老物件,翻出初中时的错题本。扉页上有一行铅笔字,已经褪成浅灰色:小迷糊,计算别跳步,老师等你拿满分。那是数学王老师的字迹。初二我总犯低级错误,她就在每个错题旁画个气鼓鼓的小猫头,后来看我还是改不掉,干脆搬了把椅子坐在我旁边,陪我一道算题。有次我算到一半抬头,发现她的白发在阳光里闪着光——那年她五十岁,儿子刚考上大学,可她给我讲题时的专注,像在教自己的孩子。后来我终于在期末考拿了满分,她把我的卷子举得高高的,说:看,这才是我的学生!那张卷子我夹在书里二十年,如今再看,边角的褶皱里全是她的声音。

教师节的问候,从来不是无根的风。它是我们把记忆里的星光一颗颗捡起来,串成项链,轻轻挂在老师的颈间——那些被耐心接住的笨拙、被温柔纠正的错误、被认真看见的闪光点,都藏在节日快乐的背后,等着被说出口。

二、教师节的问候,是落在文字里的温度

(一)手写的温度,藏在墨迹里

读研那年,我给高中班主任李老师寄了张手写贺卡。卡片是我在旧书店淘的,米白色的底,印着淡墨的竹枝。我写:您总说字如其人,可我当年总把躁字写成燥,您就在我作业本上画了团火,旁边写心不静,火就烧到纸上了。现在我写论文,遇到卡壳的地方,就会摸摸这道火痕,突然就静了。寄出去的第二天,我接到李老师的电话,她的声音带着点哽咽:我翻了半宿旧本子,真找着那张作业了!你看,我用红笔圈了七次躁,最后一次写着等你静下来。

你有多久没手写过问候了?在微信对话框里敲字很快,可钢笔尖抵着纸的触感、墨迹晕开的痕迹、写错字时轻轻划掉的折痕,这些温度,是任何表情包都给不了的。教师节的问候,有时候需要慢一点——慢到能让老师摸到我们的心跳,慢到能让时光停一停,再停一停。

(二)口语的温度,藏在细节里

上个月回母校,遇到刚毕业的小然。她举着手机兴奋地说:我给陈老师发消息了!我说老师您记得吗?高三那年我发烧,您煮了姜茶,杯子是蓝底白花的,我喝的时候还烫到了舌头。正说着,陈老师的回复跳出来:怎么不记得?你当时边吹杯子边说老师这茶比我妈煮的甜,我可记了五年!小然的眼睛亮得像星星:您看,老师连杯子的颜色都记得!

原来最动人的问候,从来不是华丽的辞藻,而是那些只有你和老师知道的小秘密。是他给你补课时落在桌上的半块薄荷糖,是她看你作文时习惯性推眼镜的动作,是你逃课被抓包时他说的那句下不为例——这些细节像钥匙,能打开老师记忆的门,让他们知道:原来当年的用心,都被好好收着。

三、教师节的问候,是长在岁月里的传承

(一)当学生成了老师,才懂问候的分量

去年我站上讲台,成了一名语文老师。第一次过教师节,收到学生的贺卡。有张卡片上写:老师,您读《背影》时眼睛红了,我就知道您也在想自己的爸爸。还有个男孩塞给我一颗润喉糖,说:您昨天咳嗽了,这个比药片甜。那天晚上,我翻出当年给张老师发的消息,突然懂了她回我三页语音的心情——原来当你把心掏给学生时,任何一点回应都会让它跳得更响。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给老师的问候,正在悄悄变成我们学生给我们的问候。那些被老师温柔对待过的人,终将学会如何温柔对待世界。教师节的问候,从来不是单向

文档评论(0)

155****65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