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国著名建筑介绍汇报人:XX日期:XX
CONTENTS目录01中国建筑概览02中国传统建筑特点03古代历史建筑04民居与特色建筑05现代地标建筑06其他重要建筑
中国建筑概览01
中国建筑的历史渊源商周时期:初露形象考古学家发掘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中国独特的建筑体系已基本形成。此阶段建筑虽留存资料有限,但奠定了后续发展基础。秦汉时期:奠定基础阿房宫与未央宫的建设,为中国宫殿建筑奠定了基础,展现出当时建筑的宏伟规模与高超技艺。隋唐时期:快速发展隋唐洛阳紫微城,征调170万劳工,60日建成,成为历史上建造速度最快的皇宫,且沿用九朝共530余年,体现了当时强大的国力和建筑水平。明清时期:走向成熟明清北京故宫继承“前朝后寝”格局,完整体现封建礼制等级,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走向成熟。
中国建筑的文化价值体现国家礼仪制度故宫的中轴对称布局、外朝内廷分区,彰显了皇权秩序,体现了封建等级制度和礼仪规范。反映百姓生活各地的民居建筑,如江南丘陵的农村住宅、福建土楼等,反映了不同地区百姓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展现文明丰富性和多样性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建筑风格各异,如藏式的布达拉宫、白族的崇圣寺三塔等,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中国建筑的世界地位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中国建筑与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并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拥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历史悠久中国建筑历史可追溯到商周时期,历经数千年发展,体系不断完善,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体系完整中国建筑以木构架为主体结构,涵盖宫殿、坛庙、民居、园林等多种类型,有独特的空间理念和布局方式,体系完整且成熟。
中国传统建筑特点02
建筑结构特点木构架主体结构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构架为主体结构,涵盖宫殿、坛庙、民居、园林等类型,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特色的物质载体。抬梁、穿斗式木构核心体系以抬梁、穿斗式木构为核心,如应县木塔,全塔无钉无铆,54种斗拱如莲花承托,历经元代大地震未倾。榫卯连接构件优势榫卯连接构件兼具功能性与装饰性,不用钉子,使构件连接更稳固,如故宫的建筑构件大量运用榫卯连接。
空间布局特点天人合一空间理念中国传统建筑强调天人合一的空间理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像苏州园林通过借景等手法营造自然意境。院落式轴线对称布局采用院落式轴线对称布局,如北京故宫,严格对称地布置在中轴线上,体现封建礼制和等级制度。不同建筑空间布局体现宫殿建筑突出皇权威严,民居则布局灵活与自然融合,如江南丘陵农村住宅,三间四柱,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色彩装饰特点北方建筑色彩特点北方建筑多采用红黄琉璃瓦突显庄重,如故宫的黄琉璃瓦顶,在阳光下耀眼夺目,象征财富和地位。南方建筑色彩特点南方以白墙黛瓦展现素雅,如江南民居粉白墙面、青砖黛瓦与小桥流水相映成趣。装饰材料与手法运用运用琉璃材料、雕刻、彩绘等装饰,如中国传统建筑木雕、石雕、砖雕艺术精湛,灰塑、彩绘也丰富多彩。
地域与民族特色江南水乡建筑特色江南水乡建筑婉约含蓄,如苏州园林咫尺山水,展现文人诗画意境。徽州民居建筑特色徽州民居气势恢宏,以粉墙黛瓦、马头墙为特色,体现徽商的财富与文化。福建土楼建筑特色福建土楼是世界文化遗产,为客家聚居防御性建筑,造型独特,规模宏大。大理白族民居特色大理白族的四合五天井,体现白族文化特色,布局规整,装饰精美。
古代历史建筑03
长城01建造年代长城建造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02分布范围跨越15省,总长2.1万公里。03建筑结构以砖石夯土筑墙,结合烽燧、关隘、城堡形成立体防御体系。04军事防御功能长城是人类史上最长的军事防御工程,在古代有效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05文化意义从“孟姜女哭长城”到“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1987年入选首批世界遗产。
故宫建造历史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年),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规模布局占地72万平方米,殿宇9999间半,采用中轴对称布局,外朝内廷分区明确。建筑规制采用抬梁式木构架与黄琉璃瓦顶,代表明清官式建筑最高规制。封建礼制体现中轴对称布局体现“天子居中”思想,外朝内廷分区彰显皇权秩序。文化内涵藏有90万件文物,堪称东方艺术宝库,体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陵寝工程特点以骊山为陵,地宫模拟山河疆域,水银为百川,铜椁护棺,现存封土高51米。地宫构造模拟了当时的人间世界,有山川、河流、宫殿等,体现了极高的工程技术水平。兵马俑规模8000陶俑按秦军编制排列。兵马俑造型铠甲发髻皆写实,形象逼真,展现了秦军的威武风貌。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被誉为“世界第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