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大学附中2025年高三上学期历史学科第一次阶段检测(含解析).pdfVIP

天津市南开大学附中2025年高三上学期历史学科第一次阶段检测(含解析).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开大学附中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高三历史学科

试卷

第I卷

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

求。

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改革,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成文法运动:赵国颁布了《国律》;魏国有《大

府之宪》;楚国有《宪令》;秦国则有《秦律》;韩昭侯重用申不害,颁布大量的法令,“晋之故法未息,而

韩之新法又生”。战国时期的成文法运动()

A.反映阶级关系的新变动B.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C.缓和了贵族内部的矛盾D.践行了依法治国的理念

2.“金道锡行”最早见于晚清出土青铜器曾伯簠(fǔ)铭文,指的是商周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向商周王

朝京畿远距离输送铜和锡的通道。考古证实,在控制、运输和管理南方铜锡资源方面,周王室分封至江汉

地区的重要诸侯国曾国扮演了重要角色。这反映周朝时()

曾伯簠铭文拓片中的“金道锡行”

A.分封制实现对地方直接控制B.青铜铸造工艺技术达到鼎盛

C.国家具备了一定的治理能力D.长江中下游都是曾国的疆土

3.《汉书》记载:“(汉)文帝采贾生之议分齐、赵,景帝用晁错之计削吴、楚。”“(汉)景遭七国之难,

抑损诸侯,减黜其官。”汉景帝还将王国统辖的支郡收归中央,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汉有王国25个,

郡则有43个。这一趋向()

A.为汉武帝大规模对匈奴用兵提供条件

B.导致东汉末年豪强崛起形成地方割据

C.致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频繁

D.实质是汉朝初期休养生息政策的延续

第1页/共7页

4.Deepseek对《资治通鉴》中相关内容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763名唐代科举进士中,有17%的

人具备实务能力,而同期世家子弟的胜任率则达到了34%。对于这些数据的合理解释包括()

①安史之乱造成的人才断层②门阀家学垄断仕途的升迁

③科举考试侧重于诗赋经义④及第后需吏部的选拔任命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5.下表展示了中国从汉朝到清朝各朝代的郡(府)、州、县的数量统计。通过观察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

下说法()

汉至清郡(府)、州、县数

汉隋唐宋元明清

郡(府)1031903033140309

州360254359193205

县1314125515571234112711381353

注:据《汉书》《旧唐书》《宋史》《元史》《明史》《清史稿》统计。

①自秦迄清,县是最具有稳定性的地方基层单位

②州作为行政区域的划分名称,在唐代首次出现

③最高层级的行政区由监察区、军区等转变而来

④县级以上政区,数量越划越多,辖区越划越小

A.①B.①②C.①③D.①④

6.明朝景泰以后,“榻房”(存放商旅货物的场所)逐渐被“歇家”(私人所办的客栈)所取代,“歇家”

除了提供住宿这种基本服务之外,还对客商提供仓储、信息交流、中介交易等服务,同时替官府监督商人,

甚至代为收税,等等。由此可见,“歇家”的兴起()

A.强化了官营贸易体系B.得益于商帮的发展壮大

C.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D.体现了商人地位提高

7.19世纪末,从京师到地方,从沿海到内地,各地学堂、书院如天津中西学堂、广州时敏学堂、山东大学

堂、江西省城书院、河南大梁书院等,都陆续添设了“外国史志”课程,增加了世界历史知识的教学内容。

这体现了()

A.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B.传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