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突发事件及自救互救期末考试答案
地震发生时,室内人员应在12秒预警时间内迅速判断安全区域。若身处平房或低层建筑,优先向室外空旷地带撤离,撤离时避免使用电梯,需沿承重墙构成的“生命三角”区域移动(如承重墙角落、坚固家具旁)。若无法及时撤离,需立即采取“伏地、遮挡、手抓牢”策略:迅速蹲伏于地面,降低重心;用双臂或枕头护住头部和颈部,避免被坠落物击中;就近抓住固定物体(如桌腿、床架),防止因晃动摔倒。需特别注意避开玻璃门窗、吊灯、高大家具等易倾倒物体,远离阳台、飘窗等结构薄弱区域。若在公共场所(如商场、影院),应远离货架、玻璃展示柜,就近蹲在立柱旁或结实的柜台下,待震动停止后听从工作人员引导有序疏散,避免拥挤踩踏。
互救时需遵循“先救近,后救远;先救易,后救难”原则。首先确认废墟中是否有生命迹象(如呼救声、敲击声),使用手电筒、探照灯等工具观察被困者位置,避免盲目撬动楼板导致二次坍塌。若被困者被重物压住,可用千斤顶、撬棍等工具缓慢抬起重物,或用木棍支撑松动的建筑构件,扩大救援空间。搬运伤员时需注意保护脊柱,对疑似骨折者需用木板、门板等硬物固定伤肢,避免随意移动造成神经损伤。对意识不清但有呼吸的伤员,应将其调整为侧卧位(恢复体位),防止舌后坠阻塞气道;若呼吸心跳骤停,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按压位置为两乳头连线中点,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持续至专业救援到达。
火灾初期(3-5分钟)是逃生关键期。住宅火灾中,若房门未发烫,可用湿毛巾(折叠8层,厚度约1.5厘米,可过滤60%以上烟雾)捂住口鼻,低姿沿墙摸索撤离(烟雾向上聚集,地面1米内空气较清洁);若房门已发烫,说明门外火势较大,应立即关闭房门,用湿布封堵门缝,向窗户、阳台转移,用鲜艳衣物呼救,等待消防救援。高层火灾中严禁乘坐电梯(可能因断电困人或吸入高温烟气),需沿疏散楼梯向下逃生,若楼梯被烟火封锁,应退至避难层(间)暂避,通过楼梯间内的应急广播或电话联系消防人员。
商场、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需注意观察安全出口标识(通常为绿色荧光标志),避免跟随人群盲目跑动,防止拥挤踩踏。若身上衣物着火,应立即停止跑动,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灭火,切勿用手拍打(可能扩大烧伤面积)。互救时,对轻度烧伤者(局部红肿、无水泡),可用流动冷水冲洗15-20分钟降温;对中重度烧伤(有水泡或皮肤焦黑),需用干净布料覆盖创面,避免涂抹牙膏、酱油等偏方(可能引发感染),尽快送医。若遇烟雾中毒者,应迅速将其转移至通风处,解开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通畅;若出现意识丧失,需检查呼吸,无呼吸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同时拨打120。
洪水来袭时,需立即向高地(如山坡、楼顶)或坚固建筑转移,避免沿河谷、低洼地带逃生。若来不及转移,应选择固定的高大树木、电线杆(需确认无漏电风险)或结实家具(如木床、桌子)作为临时避险点,用绳索将身体与固定物绑定防止被冲走。需特别注意远离电线杆、变压器(可能因积水漏电)、地下通道(易形成“虹吸效应”被卷入)、围墙(可能因浸泡倒塌)。若被洪水围困,应收集门板、塑料桶等漂浮物制作临时救生工具,避免单独游泳逃生(水流冲击力可能超过体力极限)。
互救时,救援人员需穿戴救生衣或使用救生圈接近被困者,避免直接跳入急流(水流速度超过1.5米/秒时,成人难以站立)。若被困者在急流中,可用长杆、绳索(一端系重物抛投)引导其抓住,缓慢拉向安全区域。对溺水者急救需遵循“先救呼吸,后救循环”原则:将溺水者救上岸后,立即清除口鼻异物(如泥沙、水草),判断意识和呼吸(轻拍双肩、呼喊无反应,且无正常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若有呼吸,调整为侧卧位;若无呼吸,立即进行CPR(按压与呼吸比例30:2),同时观察是否有呕吐物,及时清理。需注意,传统“控水法”(如倒挂、腹部冲击)可能延误抢救时间,目前国际指南已不推荐,优先保证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交通事故中,车辆碰撞后首先需判断是否有起火、漏油风险(观察仪表盘故障灯、闻是否有汽油味),若存在风险,应立即解开安全带(若卡住可用安全锤尖端割破),从侧门或车窗撤离(优先选择未变形的车门)。若车辆坠入水中,需在30秒内打开车门(水压未完全密封时较易开启),若车门无法打开,用安全锤敲击车窗四角(边缘玻璃较脆弱),或用头枕金属杆插入车窗缝隙撬动。逃生时需屏住呼吸,防止吸入水或汽油蒸汽。
对伤员施救时,首先检查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动脉出血呈喷射状、颜色鲜红),需用干净布料直接按压伤口(按压时间至少10分钟),若四肢出血可在近心端(靠近心脏一侧)用止血带(可用布条、领带代替)绑扎,记录绑扎时间(每1小时放松1-2分钟,避免组织坏死)。对颈椎、腰椎损伤者(如车祸中被撞击头部、躯干),严禁随意搬动,需用颈托(或衣物卷成柱状固定颈部)、担架(门板、木板代替)平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