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点亮文明》教案
学科
初中美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苏少版(2024)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以“点亮文明”为主题,引导学生从视觉艺术的角度重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符号、纹样与色彩。教材通过展示古代青铜器、陶俑、壁画、建筑彩绘等文物图像,帮助学生理解“文明的象征性表达”如何通过造型、色彩和光影传递文化精神。内容融合了美术欣赏、创作实践与文化认知,强调在现代语境中激活传统元素,实现跨时空的文化对话。该课在整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前几课对“文明符号”的初步感知,又为后续“设计文明”奠定审美基础。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色彩感知力,能通过观察进行初步的艺术判断。但对传统文化符号的深层含义理解较浅,常将纹样视为装饰图案而非文化载体。部分学生存在“古物无用”“传统过时”的偏见,缺乏主动探究的意愿。同时,学生动手能力较强,但缺乏系统性创作方法,容易陷入“照搬复制”或“随意涂鸦”的误区。针对此,教学应借助真实文物情境、任务驱动与数字工具支持,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从“看图识形”走向“读图悟意”,提升文化认同感与创造性转化能力。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能准确识别并描述典型中国传统文明符号(如饕餮纹、云气纹、龙凤纹)的形态特征与象征意义。
2.能结合光影变化分析文物图像中明暗对比与空间层次的美学效果,体会“光”作为文明表达媒介的独特价值。
艺术表现
1.能运用点线面组合、渐变色填充等技法,创作一幅具有“文明之光”主题的平面视觉作品。
2.能在作品中融入至少一种传统纹样,并通过光效处理增强其文化表现力。
创意实践
1.能以“我心中的文明之光”为题,构思一个具有个人情感投射的视觉表达方案。
2.能尝试使用数字绘图软件(如Krita或Canva)辅助完成作品,体现传统与现代技术的融合。
文化理解
1.能阐述“光”在中国古代礼制、宗教仪式与艺术表达中的多重文化内涵。
2.能在小组分享中提出对“如何让古老文明在今天‘被看见’”的思考与建议。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准确识别并解读常见古代文明符号的造型语言与文化寓意。
2.运用光影处理技巧,在画面中营造“文明之光”的视觉氛围。
难点
1.如何避免对传统纹样的机械复制,实现个性化再创造。
2.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从文化理解到艺术表达的思维跃迁。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项目式学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文物高清图集、数字绘画平板、投影仪、彩色卡纸、马克笔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导入:穿越千年的光之信使
一、创设神秘情境,唤醒文化记忆
(一)、教师播放一段低沉空灵的背景音乐,配合暗色幕布缓缓拉开
1.教师以低沉而富有神秘感的声音讲述:“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遥远的商周时代,有一种看不见却无处不在的力量——它不来自太阳,也不来自灯火,而是来自人心深处对神圣与秩序的敬畏。它藏在青铜鼎的纹路里,飞舞在墓室壁画的边缘,静静等待着被唤醒……今天,我们不是考古学家,也不是历史学者,而是一群‘光之信使’,我们的使命,是找到那束照亮文明的光。”
2.随即,屏幕亮起,出现一张未完全显现的青铜器拓片,中央有一道微弱的光晕缓缓扩散,仿佛正在被“点亮”。
3.教师提问:“这道光,可能来自哪里?它为何能穿越三千年仍能让我们感到震撼?”
4.鼓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做评判,仅记录关键词于黑板,如“神力”“祖先”“祭祀”“威严”等。
5.教师顺势揭示谜底:“这束光,正是古人用信仰与技艺点燃的文明之火——它不仅照亮了器物,更照亮了人类的精神世界。而今天,就让我们亲手‘点亮’属于自己的文明之光!”
6.板书课题:“点亮文明”,并用金色粉笔勾勒出“光”的轨迹,形成视觉焦点。
二、初识文明符号:寻找光的踪迹
(一)、展示文物,分组观察并命名
1.教师将班级分为四组,每组分配一套包含以下四件文物的资料包:
商代兽面纹青铜鼎(局部)
秦始皇陵兵马俑面部特写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西壁壁画局部(飞天与莲花)
北宋汝窑天青釉盏托(带开片纹)
2.每组需完成三项任务:
(1)找出图像中最引人注目的“光感区域”——是金属反光?是彩绘的高光?还是构图中心的明亮点?
(2)用简笔画在纸上快速勾勒出你看到的“纹样”或“结构”,并标注其名称(如“饕餮纹”“云气纹”)。
(3)讨论:这些纹样是否让你联想到某种力量或情绪?为什么?
3.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注意细节:如青铜器上的凹凸线条如何制造阴影;壁画中人物衣袂飘动的弧度如何暗示光线流动。
4.每组派代表展示成果,教师适时补充专业术语,如“浮雕”“釉光”“对称布局”等,并解释其与“光”的关系。
1.静心聆听,沉浸情境,感受神秘氛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4节常见的碱第2课时(表格式教学设计)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docx
-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高二地理人数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pptx
- 专题01地球运动(期中知识清单)(背记版).docx
-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1.pptx
- 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答案.docx
- 第二单元《银屏乐声》教学设计人音版(简谱)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docx
- 第四单元第二课定格动画的创意与制作课件冀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玉门为例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1).docx
- 外力作用风化作用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第3课时课件高中地理上学期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pptx
- 第二单元探索2物联网的识别技术教学设计苏科版(2023)初中信息科技八年级上册.docx
- 第3节声音的特性与应用第2课时(表格式教学设计)科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docx
- 第3单元榴抱熏风演唱杵歌教学设计苏少版(五线谱)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docx
- 地球的演化过程课件高一地理中图版(2019).pptx
-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pptx
-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数学(文)试题.doc
- 防灾减灾研学案高一地理上学期人教版必修一(1).docx
- 大气受热过程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