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文言文虚词用法卷.docxVIP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文言文虚词用法卷.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文言文虚词用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

1.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学而时习之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送孟浩然之广陵

D.择其善者而从之

2.“其”字表示推测语气的一项是:

A.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C.其间千二百里

D.其人舍然大喜

3.下列“以”字表示凭借的一项是:

A.以刀劈狼首

B.以告富者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不以物喜

4.“而”字表转折关系的一项是:

A.温故而知新

B.学而不思则罔

C.择其善者而从之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5.下列“于”字表被动的一项是:

A.战于长勺

B.皆以美于徐公

C.困于心衡于虑

D.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6.“乎”字表示疑问语气的一项是:

A.不亦乐乎

B.颓然乎其间

C.汝亦知射乎

D.恢恢乎其于游刃

7.下列“者”字用于时间词后的一项是: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B.北山愚公者

C.今者项庄拔剑舞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8.“乃”字表示意外的一项是:

A.乃悟前狼假寐

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乃不知有汉

D.陈胜吴广乃谋曰

9.下列“焉”字作兼词的一项是:

A.且焉置土石

B.惧有伏焉

C.不复出焉

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0.“所”字与动词结合表处所的一项是:

A.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C.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D.问女何所思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

11.下列“之”字用法相同的是:

A.公将鼓之

B.何陋之有

C.杜少府之任蜀州

D.操蛇之神闻之

12.“其”字用作代词的有:

A.其如土石何

B.其妻献疑曰

C.其一人专心致志

D.其真不知马也

13.下列“以”字连接因果关系的选项是:

A.以中有足乐者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以衾拥覆

D.不以千里称也

14.“而”字表修饰关系的有:

A.久而乃和

B.杂然而前陈者

C.潭西南而望

D.泉香而酒洌

15.下列“于”字表比较的有:

A.苛政猛于虎

B.生于忧患

C.皆以美于徐公

D.于厅事之东北角

16.“乎”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君子亦有恶乎

B.不亦说乎

C.异乎三子者之撰

D.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17.下列“者”字用于假设句的有:

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客何为者

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D.然而不胜者

18.“乃”字表示顺承关系的有:

A.乃重修岳阳楼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屠乃奔倚其下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19.下列“焉”字作代词的有:

A.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B.永之人争奔走焉

C.且焉置土石

D.虽鸡狗不得宁焉

20.“所”字结构表示动作对象的有: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B.失其所与

C.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D.吾知所以距子矣

三、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

21.“之”在“公将鼓之”中作代词指代敌军。()

22.“其真无马邪”中“其”表示反问语气。()

23.“属予作文以记之”的“以”表目的。()

24.“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而”表并列。()

25.“皆以美于徐公”的“于”表被动。()

26.“汝亦知射乎”的“乎”相当于“吗”。()

27.“北山愚公者”的“者”表判断语气。()

28.“乃不知有汉”的“乃”表示意外。()

29.“且焉置土石”的“焉”是疑问代词。()

30.“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所”与“谓”构成名词性结构。()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

31.举例说明“之”字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三种典型句式。

32.分析“其”在“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中的连用效果。

33.比较“以”作连词时表因果与表目的用法的区别。

34.结合《醉翁亭记》例句,说明“而”字表修饰关系的辨识方法。

答案

一、1-5CBADC6-10CCCBD

二、11.AB12.BC13.AD1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