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医角度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方案
胃食管反流病,在现代社会中颇为常见,其典型的反酸、烧心、胸骨后不适等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从中医视角审视,此病症并非简单的“胃酸过多”,而是与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逆乱密切相关。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力求恢复脏腑平衡,从根本上改善症状,减少复发。
一、病因病机:探寻失衡之源
中医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主要责之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食管为胃之延伸,其功能正常与否,依赖于胃气的通降。若各种原因导致胃失和降,则胃气上逆,裹挟胃内容物上冲食管,便发为本病。常见的病因病机可归纳如下:
1.肝气犯胃: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若情志不遂,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横逆犯胃,胃气因之不降,反而上逆。此型在临床最为常见,患者多伴有情绪不畅、胁肋胀闷、嗳气等表现。
2.脾胃虚弱: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或久病体虚,均可损伤脾胃。脾气亏虚,运化无力,胃失和降,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胃气上逆。此型患者多有胃脘痞满、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大便溏薄等症状。
3.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刺激、煎炸油腻、生冷甜腻之品,或暴饮暴食、饮酒无度,均可损伤脾胃,导致食积胃脘,湿热内生,或痰湿中阻,胃气失于和降而上逆。
4.胃阴不足:热病后期、久病伤阴或过用温燥药物,可致胃阴亏虚,胃失濡养,和降失职,虚火上炎,灼伤食管。此型患者可见胃脘隐痛、口干咽燥、饥不欲食、大便干结等。
上述病机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如肝气犯胃日久,可横逆乘脾,导致肝脾不和;脾胃虚弱,运化失常,又易滋生痰湿;胃热内蕴,久则亦可伤阴。因此,临床辨证需审证求因,综合分析。
二、辨证论治:个体化的精准施策
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核心在于恢复“胃气以降为和”的生理功能,并根据不同的证型,施以相应的治法方药。
(一)肝气犯胃证
*主症:反酸,烧心,胸骨后或胃脘胀闷不适,嗳气频繁,每因情绪不畅而诱发或加重,胁肋胀闷或疼痛,善太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方药:常用柴胡疏肝散或四逆散加减。
*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枳壳、香附、川芎、陈皮、甘草。
*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实、甘草。
*加减:嗳气甚者,加沉香、旋覆花以增强降逆之力;反酸明显者,可加乌贼骨、煅瓦楞子以制酸;若郁久化热,见口苦、烦躁、舌红苔黄,可加左金丸(黄连、吴茱萸)或栀子、黄芩以清泻肝胃郁热。
(二)脾胃虚寒证
*主症:反酸,泛吐清水,胃脘冷痛,喜温喜按,纳差,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脉弱或迟缓。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方药:常用香砂六君子汤或黄芪建中汤加减。
*香砂六君子汤:木香、砂仁、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
*黄芪建中汤: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饴糖、炙甘草。
*加减:泛吐清水明显者,加干姜、吴茱萸以温胃化饮;胃脘冷痛甚者,加良姜、香附以散寒止痛;若兼见腰膝酸软等肾阳虚表现,可加附子、肉桂以温肾助阳。
(三)肝胃郁热证
*主症:反酸嘈杂,烧心灼热感明显,胸骨后或胃脘部灼痛,心烦易怒,口苦口干,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泄热,和胃降逆。
*方药:常用化肝煎或左金丸合温胆汤加减。
*化肝煎:青皮、陈皮、白芍、丹皮、栀子、泽泻、贝母。
*左金丸:黄连、吴茱萸。
*温胆汤:半夏、竹茹、枳实、陈皮、茯苓、甘草、生姜、大枣。
*加减:热盛伤津而见口干咽燥者,加天花粉、麦冬以生津润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瓜蒌仁以通腑泄热。
(四)痰浊中阻证
*主症:反酸,胃脘痞闷胀满,食后尤甚,嗳气不爽,或有呕吐痰涎,肢体困重,舌苔白腻,脉滑。
*治法:化痰祛湿,和胃降逆。
*方药:常用温胆汤或二陈平胃散加减。
*温胆汤:(组成见上)。
*二陈平胃散:半夏、陈皮、茯苓、甘草、苍术、厚朴、生姜。
*加减:若痰湿化热,见口苦、苔黄腻者,可加黄连、黄芩以清热化痰;若兼脾胃虚弱,见神疲乏力者,可加党参、白术以健脾益气。
三、生活调摄与养生:巩固疗效的基石
中医治病,三分治,七分养。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防治,生活方式的调整至关重要:
1.饮食有节:
*忌食辛辣刺激、过甜过酸、生冷油腻及煎炸烧烤之品,避免饮用浓茶、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料。
*规律进食,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晚餐不宜过饱,睡前2-3小时尽量不进食。
*进食时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
2.情志调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思恼怒,学会释放压力。肝气条达,则脾胃功能易于恢复。可通过听音乐、散步、冥想、太极拳等方式调节情绪。
3.起居有常: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睡眠时可适当抬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个人简历表格下载word(最新).pdf VIP
- (高清版)-B-T 42286.1-2022 轨道交通电子设备 车载驾驶数据记录 第1部分:技术规范.pdf VIP
- 4. 光伏厂区通讯培训.pptx VIP
- 2025全球稳定币产业发展报告.pdf VIP
- 智能优化算法研究课件-上海交通大学+张立新.ppt VIP
- 小学低年级读本第1讲第二课《我自豪我是中国人》说课稿.pdf VIP
- 共同的纽约OneNYC-2050-包容的经济.pdf VIP
- DLT 5418-2009《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施工及验收规程》.doc VIP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含详解.docx VIP
- 血液透析应急流程图.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