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小学书法欣赏欧阳询皇甫诞碑课件.pptxVIP

2025 小学书法欣赏欧阳询皇甫诞碑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知其源:欧阳询与《皇甫诞碑》的文化坐标演讲人

知其源:欧阳询与《皇甫诞碑》的文化坐标01践其道:小学课堂中的《皇甫诞碑》欣赏策略02观其形:《皇甫诞碑》的艺术密码解析03总结:让《皇甫诞碑》成为文化的种子04目录

2025小学书法欣赏欧阳询皇甫诞碑课件

作为一名深耕书法教育十余年的小学书法教师,我始终坚信:书法教育的本质,是通过经典作品的浸润,让孩子们在黑白笔墨间触摸中华文明的温度。今天,我们要共同走进欧阳询的《皇甫诞碑》——这座唐代楷书的高峰,既是“欧体”法度的集大成之作,更是引导小学生感知书法之美、文化之韵的绝佳载体。

01知其源:欧阳询与《皇甫诞碑》的文化坐标

1欧阳询:楷书史上的“法度之祖”提及唐代楷书,欧阳询(557-641)是绕不开的名字。这位历经陈、隋、唐三朝的书法大家,一生跨越三个世纪,其书法风格的形成,恰是南北书风融合的缩影。我曾在西安碑林见过欧阳询晚年所书的《九成宫醴泉铭》拓本,其笔力之刚劲、结构之精严,让人叹为观止。而《皇甫诞碑》(全称《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宏议明公皇甫府君之碑》),正是他72岁时的代表作,此时他的“欧体”已完全成熟,既有北碑的雄强峻利,又兼南帖的温润含蓄。

对小学生而言,理解欧阳询的“历史身份”比单纯记名字更重要。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欧阳询爷爷不仅是大书法家,还是唐朝的‘文化顾问’——他主编过《艺文类聚》这样的大书,就像古代的‘百科全书’!他的书法和学问一样,都是扎扎实实练出来的。”这里不妨穿插一个典故:传说欧阳询曾看到一块索靖写的碑,第一天看了几眼就走;第二天越想越觉得妙,又回去仔细看;第三天干脆搬了席子坐在碑前,看了三天才离开。这个故事能让孩子们明白:好的书法需要“反复品味”,就像读一本好书。

2《皇甫诞碑》的创作背景与历史地位《皇甫诞碑》是为纪念隋朝大臣皇甫诞而作。皇甫诞是位刚正不阿的官员,因反对汉王杨谅叛乱遇害,唐初追封“宏议明公”。欧阳询为这样一位忠臣立碑,笔下自然融入了对品格的致敬——这也是书法“书为心画”的体现。

从书法史看,《皇甫诞碑》是“初唐楷书四大家”中欧阳询的代表作之一,与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薛稷的《信行禅师碑》并峙。但与后三者相比,《皇甫诞碑》的“欧体”特征最鲜明:它不像虞世南那样温润,不像褚遂良那样灵动,而是以“险劲”“精严”著称,被后世称为“楷书极则”。清代书法家翁方纲评价:“是碑由隶成楷,因险绝而恰得平正,乃率更(欧阳询曾任率更令)极用意之书。”

02观其形:《皇甫诞碑》的艺术密码解析

1用笔:方与圆的交响欧阳询的用笔向以“方笔为主,方圆兼施”著称,《皇甫诞碑》将这一特点发挥到了极致。我曾用放大30倍的拓片给学生演示:起笔处多为“切锋”,如刀刻般干净利落,像“皇”字的首横,起笔时笔尖先向左下轻顿,再向右行笔,这种“方头”的写法,让笔画有了“骨感”;行笔时却非一味刚硬,比如“诞”字的竖画,中间略细,到收笔处逐渐加重,形成“两头重、中间轻”的曲线,这是“圆笔”的含蓄;收笔时或回锋藏锋(如“之”字的捺脚),或露锋出尖(如“碑”字的悬针竖),变化丰富却又法度森严。

对小学生来说,理解“方笔”和“圆笔”可以用生活中的比喻:“方笔就像我们用尺子画直线,棱角分明;圆笔像用圆规画弧线,柔和饱满。欧阳询爷爷的笔就像会变魔术,有时候像小刀子切西瓜(方笔),有时候像棉花糖慢慢拉(圆笔)。”

2结体:险绝与平正的平衡“欧体”最让人称奇的,是看似“险”却“稳”的结体。《皇甫诞碑》中,很多字的结构打破常规,却能“险中求稳”。比如“府”字,右上的“付”部向右上方倾斜,仿佛要倒了,但下方的“广”部横画左伸、竖画右撑,就像一只手稳稳托住;再如“君”字,中间的“口”部故意写得偏左,右边的“尹”部竖钩却极力向右延伸,形成“左收右放”的平衡。清代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说:“欧字指法沉实,结体严肃,而因势生形,不主故常。”这种“不主故常”的变化,正是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

教学时,我常让学生用“找平衡”的游戏来体会:先在田字格中临写“府”字,故意把右上部分写歪,再调整下方笔画的位置,感受“哪里歪了哪里救”的趣味。有个学生曾兴奋地说:“老师,这个‘府’字像杂技演员走钢丝,虽然摇摇晃晃,但就是掉不下来!”这种直观的感受,比单纯讲理论更深刻。

3章法:秩序中的节奏《皇甫诞碑》的章法看似“整齐划一”,实则暗藏节奏。全碑28行,每行59字(现存拓本有残缺),字距、行距基本均等,体现了唐代楷书“尚法”的时代特征。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字的大小、正欹并非完全一致:有的字紧凑如“珠”(如“之”字),有的字舒展如“鸿”(如“碑”字);有的字重心偏上(如“左”字),有的字重心偏下(如“大”字)。这种“整齐中的变化”,就像一首乐曲,有主旋律(秩序),也有变奏(节奏)。

我曾带学生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