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docVIP

2025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考试试卷

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

总分栏

题号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历史上,我国西南地区疟疾疫情十分严重,该地长期被视为“瘴疠之地”。20世纪50年代,国家通过卫生组织建设、宣传教育普及服药、卫生扫除等多方面措施,基本控制了疫情。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

A.地域发展差异缩小

B.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

C.疫情防控成效显著

D.西部大开发初见成效

2、曾经作为中国人主要交通工具的自行车,在汽车、摩托车大行其道的年代,几乎失去立足之地。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转变,它又在呼唤环保健康的人群中再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这说明

A.中国社会生活节奏变慢

B.自行车具有便捷的特点

C.中国人对自行车情有独钟

D.人们环保、健身意识的增强

3、1979年至2013年,我国化肥用量由1千多万吨增加到近6千万吨。目前,我国农作物的亩均化肥用量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针对以上问题,我国提出了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这说明我国()

A.农用化肥使用步发达国家后尘

B.农业科技现代化水平后来居上

C.注重兼顾农业科技和食物安全

D.大力提倡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业

4、建国初期,一位老大爷谈到种痘运动说:“现在的国家真好,共产党毛主席处处关心我们,从解放后,没听说哪个地方闹天花,也看不见有麻子的孩子啦。”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来说明()

A.卫生防疫系统的全面建立

B.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

C.新中国政权获得民众认同

D.社会主义改造成效显著

5、罗斯福新政在救济工作中确立了两条原则:第一,直接的赈济,凡是可能,都应辅之以有用的私有报酬的劳动;第二,凡在现在所处环境中,竭尽一切人力的可能,仍找不到完全自给和安居乐业机会的家庭,我们均将尽力在新的环境中给予重新开始的机会。为此联邦政府()

A.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性指导

B.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

C.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积极创办公共工程扩大就业

6、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电影电视艺术的不断发展

B.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C.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D.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应用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

7、农业革命的最重要意义是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演变为食物___________者。

评卷人

得分

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

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

A.正确

B.错误

评卷人

得分

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15分)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马铃薯的原产地是南美洲。1565年,西班牙远征军将马铃薯敬献给国王。1770年,法国农学家巴曼奇的一篇关于马铃薯淀粉营养问题的论文在征文中获奖,并被法王注意到,据说他的一次宫廷宴会以马铃薯为食材烹调了二十多种美味莱肴。当历史迈过19世纪的门槛时,马铃薯已经传遍了全欧洲。

——摘编自《土豆的悲喜剧》

材料二《奉节县志》载:“包谷(玉米)、洋芋(马铃薯)、红薯三种,古书不载,乾嘉以来,渐产此物今则栽种遍野,农民之食,全恃此矣。”《宜都县志》载:“其深山苦寒之地,稻麦不生,即玉黍(玉米)亦不植者,则以红薯、洋芋代饭。”

材料三20世纪20年代,美国发明马铃薯自动削皮机,薯片变成销售量最大的零食。赫尔曼.莱(HermanLay)在美国南部叫卖此机器,“乐事(Lays)”几乎成为马铃薯片的同义词。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通过遍布世界的麦当劳连锁店,薯条开始流行起来。“薯片(条)”已经与硅谷的“芯片”、好菜坞的“大片”一起,成为美国文化软实力的标志。在一些欧洲人眼中薯片俨然成了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标签。

(1)依据材料;指出宜都地区引种马铃薯的原因。

(2)结合材料,概括马铃薯的推广在哪些方面改变了世界历史。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这一政策也推广到欧洲以外,用武力强迫中国等东方国家减免关税;开放市场。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三足鼎立,成为协调当今世界经济的支柱。世界贸易组织135个成员之间的贸易额

文档评论(0)

小小梦想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小助手,资料用不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