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1.上层精英的变法努力戊戌维新运动目录/CONTENTS2.下层农民的革命斗争义和团运动3.民族危机的加深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课程标准: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吴玉章(延安五老之一)回忆说:“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它使全中国为之震动,我和二哥曾痛哭不止。——刘悦斌《戊戌维新运动史话》甲午国殇引发民族危机、民族觉醒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标志洋务运动的破产
1一、上层精英的变法努力——戊戌维新运动
(1)政治:民族危机日益加深。(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3)思想:康有为、梁启超宣传维新思想思考:戊戌维新运动兴起的背景?一、戊戌维新运动(1898)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思考:为什么康有为要“托古改制”?这说明了什么问题?①借助孔子的权威论证变法的合理性,减少改革的阻力;②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有关《孔子改制考》(1898年)认为“六经”皆孔子为托古改制而作,尧、舜等都是孔子改制假托的圣王。从《公羊》“三世”学说出发,认为“据乱世”就是君主专制时代,“升平世”是君主立宪时代,“太平世”是民主共和时代。人类社会必然沿着“据乱、升平、太平”三世的顺序向前发展。局限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具有妥协性一、戊戌维新运动(1898)
问题:与洋务派相比,维新派的主张有何不同?你对“百日维新”变法举措的哪一条印象最深刻?加以评价。一、戊戌维新运动(1898)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新思想的传播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1898百日维新戊戌政变1895“公车上书”《马关条约》
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走向失败1898年的改革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中国学者在统治最高层对政府进行全面的现代化改革,这是他们面对西方的威胁做出的勇敢回应。维新失败后,主动权转移到一个具有传统形式之神秘社团领导下的群众运动之中。——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二、下层农民的革命斗争——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形势图二、义和团运动(1899-1900)1898百日维新戊戌政变1895“公车上书”《马关条约》义和团运动1899义和团揭帖(节选)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劝奉教,乃霸天,不敬神佛忘祖先。男无伦,女鲜节,鬼子不是人所生。如不信,仔细看,鬼子眼睛都发蓝。不下雨,地发干,全是教堂止住天。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尽萧然。一概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张海鹏、翟金懿:《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扶清灭洋
顽固派以为可以靠民众,利用“民心”“民气”去对外。甲午以后,山东正有民间的义和团出现,顽固分子觉得这个义和团正是他们所需要的武力。……民间生活是很痛苦的,于是把一切罪恶都归到洋人身上。洋人、附洋人的中国人,以及与洋人有关的事业如教堂、铁路、电线等,皆在被打倒之列。——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思考:义和团为何会打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如何评价这一口号?民族危机刺激了灭洋意识民间宗教矛盾引发排外情绪守旧势力的利用和煽动“扶清”:对清政府抱有幻想,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同时带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二、义和团运动(1899-1900)
1901年容闳对学生刘禺生说:“汝以义和团为乱民乎?此中国之民气也,民无气则死,民有气则动,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纳民气于正轨,此中国少年之责也。”----刘禺生:《纪先师容纯甫先生》,《世载堂杂忆》义和团的失败说明:当道义的愤怒仍然同旧时代(自然经济,天朝观念和华夷之见)连在一起的时候,正义者是不可能战胜非正义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老百姓围观拳民们被斩首灭不了的中国精神!
1三、民族危机的加剧——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
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大沽口登陆廊坊阻击天津陷落攻陷北京1898百日维新戊戌政变1895“公车上书”《马关条约》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