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井的传说.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角井的传说

大唐长安城常乐坊西南隅的赵景公寺前街中,曾经有一口很有名的井,人们称它“八角井”。

唐宪宗李纯元和(806年-820年)初年的一个夏天中午,有一位公主从这里路过,看到老百姓正在这里打水,就让婢女拿着银棱碗也去舀碗水喝,结果那女婢手一抖,把碗掉到井里了。

毕竟是皇家贵胄,一只碗不算什么,掉了就掉了,最多对女婢骂两句也就算了,这本来是一件很普通的小事。

一个多月之后,有人在渭河打鱼的时候,居然打捞了上来一只银碗。因为碗上有皇家御用标识,渔夫不敢私藏,便赶紧上交到了官府。经过查验后,原来打捞上来的这只碗就是掉入八角井中那只银棱碗。

兜兜转转,这只碗又回到了公主手上。

而这段故事,也被段公子当作奇闻异事记录了下来。

其实这倒也没什么神奇。如果这事不是有人故意为之,那就是这八角井下面连着地下暗河,而暗河又通着距离长安不远的渭河。银碗落入井中,顺水流入渭河,然后被渔夫打捞上来,过程就是这么简单。

也许,人们把这件事传得神乎其神的真正原因,是这八角井,因为它坐落在赵景公寺附近。

附录: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五之诺皋记下第5“八角井”原文:景公寺前街中,旧有巨井,俗呼为八角井。元和初,有公主夏中过,见百姓方汲,令从婢以银棱碗就井取水,误坠碗。经月余,出于渭河。

中国第一岳父,及景公寺的来历

既然说到景公寺,就不得不提一下赵景公,那位被誉为中国史上第一岳父的大帅哥独孤信。

独孤信(502年-557年4月14日),别名独孤如愿,字期弥头,云中(今山西大同)人,西魏、北周将领,八柱国之一。

侧帽风前花满路

独孤信是西魏元勋宿将,战功卓著,而且其风度宏深高雅,有奇谋大略。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人才也不在少数,所以我们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这里要说的是他丰功伟绩之外的事情。

独孤信年轻的时候很注重自己的形象,再加上他本就仪容俊美、英姿飒爽,所以他的言行举止都成了人们模仿的对象。而且他在穿戴上也喜欢标新立异,每隔一段时间就别出心裁地设计出一种新款式的着装,绝不重样,在军中赢得独孤郎的美誉,而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军中兵将也都以跟他撞衫为傲。

关于这一点,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独孤信在秦州时,曾因打猎打得较晚,匆匆骑马入城的时候,没注意自己帽子被风吹歪了一点。结果第二天秦州出现一大奇观:满城官兵、百姓但凡有戴帽子的,都争相学着独孤信的样子歪戴着。

康熙年间大才子纳兰容若曾经在好友顾贞观的建议和帮助下,编辑了他的第一部词集,并取名为《侧帽集》,正是以此向独孤信致敬。

中国史上第一岳父

若说独孤信之风采,虽然被人们传得神乎其神近乎完美,但毕竟没见过真人不足全信。而有一则史料记载,却完全可以从侧面看出独孤信强大的颜值基因。

《周书》·卷十六·列传第八有这样一段记载:

“信长女,周明敬后;第四女,元贞皇后;第七女,隋文献后。周隋及皇家,三代皆为外戚,自古以来,未之有也。”

独孤信长女独孤氏,北周明帝宇文毓皇后,谥号明敬皇后;四女独孤氏,唐高祖李渊之母,追封元贞皇后;七女独孤伽罗,隋文帝杨坚皇后,谥号文献皇后。

尤其这位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独占后宫第一人,可谓女中翘楚,把个大隋开国皇帝杨坚调理得那叫一个绝!因为离题太远,大家有兴趣可以自行查阅资料。

皇帝选后妃,不仅要贤良淑德,相貌也要拿得出门去。独孤信的三个女儿成为三代皇后,你说他们长得像猛张飞,打死也没人相信。这也可以从侧面证明了独孤信的美男形象。

而凭这三个皇后女儿,“中国史上第一老丈人”的称号,独孤信当之无愧。

赵景公寺的由来

文献皇后为了纪念父亲独孤信,于公元583年(隋开皇三年),在大兴城(隋皇城,即后来的唐长安城)常乐坊西南隅动土兴建弘善寺,598年改为赵景公寺。后来成为隋唐时期著名的皇家寺院。

唐朝时候画圣吴道子曾在此做了著名的《地狱变相图》的壁画长廊,段成式在《游长安诸寺·常乐坊赵景公寺·吴画联句》中描述:“惨澹十堵内,吴生纵狂迹。风云将逼人,神鬼如脱壁。”日本近代著名小说家芥川龙之介根据传说创作了短篇小说《地狱变》。

那么,独孤信跟赵景公怎么扯到一块了呢?原来,隋文帝登基后,追封老丈人独孤信为赵国公,谥号“景”,所以后人也称独孤信为赵景公。

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1981年,在陕西旬阳县出土了一枚奇特的印章,一时引起轰动。

这枚印高4.5厘米,宽4.35厘米,呈球体8棱26面,其中正方形印面18个,三角形印面8个。有14个正方形印面镌刻印文,分别为“臣信上疏”、“臣信上章”、“臣信上表”、“臣信启事”、“大司马印”、“大都督印”、“刺史之印”、“柱国之印”、“独孤信白书”、“信白笺”、“信启事”、“耶敕”、“令”、“密”等。

后经考证,这枚印章正是曾经独孤信所用,被命名为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