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比伦伊什塔尔门装饰艺术.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巴比伦伊什塔尔门装饰艺术

引言:三千年的蓝色神话

站在柏林佩加蒙博物馆的大厅里,仰头望向那座高达14米的巨型拱门,眼前的景象总让人产生时空错乱的恍惚——蓝得近乎深邃的釉面砖在灯光下泛着幽光,数百只姿态各异的狮子、公牛与龙形神兽从墙面上“游”下来,它们的鬃毛、鳞片、利爪都被勾勒得纤毫毕现,连瞳孔里的高光都仿佛带着温度。这便是古巴比伦文明最璀璨的艺术遗珍之一:伊什塔尔门的装饰艺术。这座建于公元前6世纪新巴比伦王国尼布甲尼撒二世时期的城门,不仅是军事防御的要塞,更是用陶土与釉料书写的“石头史诗”。它的每一块砖、每一道纹、每一抹色,都在诉说着一个古老帝国对神灵的敬畏、对王权的诠释,以及对美的极致追求。

一、伊什塔尔门的建筑基底:装饰艺术的承载之躯

要理解伊什塔尔门的装饰艺术,首先需要明确其物理载体的结构。这座城门位于巴比伦城的北墙,是“圣道”(ProcessionalWay)的起点——每年新年节庆时,马尔杜克神的雕像会从埃萨吉拉神庙出发,经圣道穿过伊什塔尔门,完成“神圣巡行”的仪式。因此,伊什塔尔门的设计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宗教仪轨与政治象征的双重功能,其建筑规模与装饰密度远超普通城门。

1.1建筑结构的基本形制

根据考古学家对遗址的测量与柏林博物馆复原门的对比研究,伊什塔尔门整体呈“双拱门”结构,东西向横跨圣道,总宽度约30米,高度约14米(相当于现代4层楼)。门体由内外两道拱门组成,中间形成一个方形的过厅,两侧各有一座方形塔楼(高约12米),塔楼与拱门之间由厚实的墙体连接。这种“双拱双塔”的设计不仅增强了防御性,更在视觉上形成了强烈的纵深感——当行人从圣道南端走近时,首先看到的是两座塔楼的巨大体量,随着脚步靠近,双拱门的轮廓逐渐清晰,最终被门楣上的巨型装饰所震撼。

1.2装饰布局的分层逻辑

伊什塔尔门的装饰并非随意堆砌,而是遵循严格的“从下到上”分层原则。底层(约1米高)为素面的石灰石基座,既起到防潮加固的作用,也通过材质的对比突出上层釉面砖的鲜艳;中间层(约8米高)是装饰的核心区域,全部覆盖蓝色釉面砖,上面浮雕着成排的动物纹样;最顶层(约3米高)则用较小的釉面砖拼贴出几何纹与植物纹,与中间层的动物纹形成动静对比。这种分层设计暗合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天地人”的宇宙观:基座代表大地,中间层代表神灵与王权的领域,顶层则象征天界的神秘。

二、主题纹样:流动的神话词典

如果说建筑结构是伊什塔尔门的骨架,那么装饰纹样便是它的灵魂。在总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蓝色墙面上,密集分布着三种核心动物纹样:狮子、公牛与龙(古巴比伦称“穆什胡什”,Mushhushshu)。这些纹样并非简单的自然模仿,而是经过高度抽象与神圣化的“符号语言”,每一个细节都指向特定的宗教信仰与政治诉求。

2.1狮子:地上的“守护之王”

伊什塔尔门的狮子纹样数量最多,仅中间层的主墙面就有120余只。它们的姿态高度统一:四足微曲呈行走状,头部微昂,鬃毛呈波浪形向后翻卷,尾巴高高翘起并内卷成螺旋状,下颌处还刻有短须。这种“程式化”的造型并非工匠缺乏创意,而是源于对“伊什塔尔女神”的崇拜——伊什塔尔是巴比伦的战争与爱情女神,其神格中最突出的特征便是“力量”与“守护”,而狮子作为两河流域最凶猛的野兽,早在苏美尔时期就被视为“女神的坐骑”。

考古发现的泥板文献中记载,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修建伊什塔尔门时曾下令:“让狮子的利爪撕碎一切敌人,让它们的吼声震慑所有叛逆。”因此,这些狮子不仅是装饰,更是“活的守卫”。在圣道两侧的墙面,狮子的排列方向与行进方向一致(即面向北,与神轿行进方向相同),仿佛在为神灵“开道”;而在门体的内侧墙面,狮子则面向南,守护着城内的居民。更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狮子的眼部镶嵌着白色釉料,在蓝色背景下格外醒目,这种“点睛”手法让静态的浮雕产生了“凝视”的动态感,仿佛真能感知过往行人的举动。

2.2公牛:天界的“力量使者”

公牛纹样主要分布在塔楼的墙面与拱门的侧柱上,数量约为狮子的三分之一。它们的造型与狮子形成鲜明对比:躯体更壮硕,双角向前弯曲如新月,颈部垂着厚重的肉褶,四肢粗壮如柱,尾部下垂并饰有流苏状纹饰。这种公牛并非普通家畜,而是“风暴之神阿达德(Adad)”的象征——阿达德是掌管降雨、雷电与丰收的神灵,其神权与农业社会的生存息息相关,因此公牛纹样的出现暗含着“祈求风调雨顺”的深层诉求。

有趣的是,伊什塔尔门的公牛纹样存在“性别暗示”:部分公牛的生殖器被刻意突出,而另一些则仅保留躯体轮廓。这可能与不同功能区域的仪式需求有关——塔楼作为门体的制高点,其公牛纹样更强调“生殖力”(暗示土地肥沃),而拱门侧柱的公牛则侧重“力量”(暗示抵御自然灾害)。此外,公牛的蹄部常刻有细小的云纹,这是阿达德“掌控风暴”的视觉符号,将动物形象与自然现象巧妙关联。

2.3龙(穆什胡什)

文档评论(0)

甜甜微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计算机二级持证人

好好学习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9月06日上传了计算机二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