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后的一堂+“初心课”+——+与同学们聊聊抗战精神.docxVIP

八十年后的一堂+“初心课”+——+与同学们聊聊抗战精神.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十年后的一堂“初心课”

——与同学们聊聊抗战精神

同学们:

今天的班会课,我们换个形式——不看PPT,不划重点,就像八十年前那些在油灯下、在防空洞里上课的老师和学生一样,围坐在一起聊聊心里话。题目就叫“初心课”,因为80年前,无数中国人用生命回答了一个问题:当国家危难时,我们该坚守什么?今天,我们就从这个问题开始,聊聊那些穿越时空的抗战精神。

先给大家看一件老物件。这是我从爷爷的旧箱子里找到的笔记本,泛黄的纸页上,用蓝黑墨水写着“1943年秋课堂笔记”。爷爷当时16岁,在晋察冀边区的“马背小学”读书。其中一页画着歪歪扭扭的地图,旁边写着:“老师说,这是我们的中国,一寸都不能少。”下面还有一行小字:“今天学的生字:家、国、守。”同学们,这就是八十年前的“初心课”——没有复杂的道理,只有最朴素的信念:守护家园,就是守护自己的明天。

在那个年代,“初心”藏在每一个普通人的选择里。北平沦陷后,辅仁中学的一位地理老师,每次上课都带着手绘的中国地图。有一次日军搜查教室,他迅速将地图塞进嘴里嚼烂。被打得嘴角流血时,他对学生说:“记住,地图可以被毁掉,但山河永远在我们心里。”后来,这位老师带着12名学生投奔了抗日根据地,其中最小的只有13岁。他们的选择告诉我们:初心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

我们的校史里也有这样的故事。1944年,本校前身“曙光小学”的周老师,在日军“扫荡”时,把课本都藏在山洞里,带着孩子们钻进密林。白天躲避搜查,晚上就借着月光讲课。有个叫小石头的学生腿受伤了,周老师背着他走了二十多里山路,嘴里还念叨着:“人可以饿肚子,书不能停。”正是这样的坚守,让知识的火种在战火中从未熄灭。

抗战精神里,最动人的是“团结”二字。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有支“娃娃兵连”,平均年龄15岁。他们中有的是孤儿,有的是学生,却像亲兄弟一样互相掩护。有个叫赵小栓的少年,在战友负伤时,用身体挡住了敌人的子弹。他最后说的话是:“哥,替我看看胜利的那天。”这样的故事告诉我们:当千千万万颗心聚在一起,就能筑起比钢铁更坚固的长城。

八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该如何上好这堂“初心课”?上周的大扫除,王浩同学主动清理最脏的水沟,说“大家分工合作才快”——这就是团结精神的延续;月考失利后,陈悦把错题本整理好分享给全班,说“一起进步才是真的好”——这就是互助精神的传承。其实,抗战精神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历史符号,它就藏在我们的日常里。

有同学可能会说:“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哪里需要舍生忘死?”但请别忘了,守护初心可以有很多方式。认真听好每一节课,是对“知识救国”初心的回应;看到校园里的纸屑主动捡起,是对“爱护家园”信念的践行;在集体活动中为同学鼓掌,是对“团结互助”精神的传承。就像当年的少年们用各自的方式守护祖国,今天的我们,也能用平凡的行动书写新时代的初心。

接下来,我们做个小活动。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张心形卡片,请写下你理解的“抗战精神”关键词,然后贴在教室后面的“初心墙”上。我先来写:“勇气——像当年的少年一样,敢于面对困难。”希望这面墙能成为我们的“精神坐标”,时刻提醒自己:初心不分年代,坚守就是力量。

最后,想给大家读一段爷爷笔记本里的话:“老师说,胜利后要建最好的学校,让每个孩子都能安心读书。”同学们,八十年前的愿景,今天已成现实。我们坐在宽敞的教室里,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享受着安稳的生活,这正是无数人用初心守护的成果。愿我们都能上好这堂“初心课”,让抗战精神像种子一样,在心里生根发芽,长成支撑未来的力量。

下课。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