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的药用功效与主治.docxVIP

姜的药用功效与主治.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姜的药用功效与主治

一、姜的药用分类与炮制特点

姜作为常用药食同源食材,根据炮制方法和药用部位不同,主要分为生姜、干姜、炮姜三类,其药性与功效各有侧重。

1、生姜(鲜品)

(1)炮制方法:选取新鲜姜块,洗净后直接使用或切片,保留天然水分与挥发性成分。

(2)药性特点:性微温,味辛,归肺、脾、胃经。因含大量挥发油,发散之力较强,长于解表、和胃,适合用于外感轻症及胃失和降的调理。

2、干姜(干品)

(1)炮制方法:将鲜姜清洗后切片,经自然晾晒或低温烘干至水分低于15%,质地坚硬,颜色由鲜黄转为深黄或棕黄。

(2)药性特点:性热,味辛,归脾、胃、肾、心、肺经。因水分减少,挥发油含量降低,辛散之力减弱,温里作用增强,尤其擅长温脾肺之寒,常用于虚寒性内脏病症。

3、炮姜(炮制品)

(1)炮制方法:取干姜片置热砂中翻炒至表面焦黑、内部棕褐,取出筛去砂粒,部分品种需炒至表面炭化(称姜炭)。

(2)药性特点:性温,味苦涩,归脾、肝经。经高温炮制后,姜辣素类成分转化为姜炭素等,辛散之性大减,温经止血、温脾止泻作用突出,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久泻不止。

二、姜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

姜的药用功效与其复杂的化学成分密切相关,核心活性物质包括姜辣素类、挥发油及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各成分协同作用形成独特药效。

1、姜辣素类化合物

(1)姜酚(姜辣素主要成分):占鲜姜辛辣成分的75%以上,具有强烈的辛辣味。研究表明,其可通过刺激胃肠道黏膜,促进消化液分泌;同时抑制环氧合酶(COX)活性,发挥抗炎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也有一定抑制效果。

(2)姜烯酚(高温分解产物):干姜或炮姜中含量较高,由姜酚经脱水反应生成。其抗氧化能力优于姜酚,可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氧化损伤;部分实验显示,其对肿瘤细胞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具体机制仍在研究中。

2、挥发油成分

(1)姜醇:占挥发油总量的20%-30%,具有温和的芳香气味,能刺激嗅觉神经反射性促进唾液分泌,增强食欲;同时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轻度咳嗽。

(2)姜烯:约占挥发油的15%,可通过调节肠道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分泌,改善胃肠动力,缓解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3、其他活性物质

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是近年研究的热点,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神经保护作用。动物实验显示,其可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可能对认知功能减退有辅助改善作用。

三、传统医学中的功效与主治

姜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中品,历代医家通过实践总结出其“走而不守”“温而不燥”的特性,针对不同病症选择相应姜类,疗效更精准。

1、生姜的核心功效

(1)发散风寒:适用于风寒表证轻证(如淋雨、吹冷风后出现的怕冷、无汗、鼻塞流清涕)。传统用法为取鲜生姜3-5片(约10-15克),葱白2段,加清水500毫升煮沸10分钟,趁热饮用后盖被取微汗。需注意,若已出现高热、咽喉肿痛(属风热感冒)则不宜使用。

(2)温中止呕:对胃寒呕吐(症见呕吐物清稀、遇热缓解、口不渴)效果显著,故有“呕家圣药”之称。民间常用生姜汁(鲜姜捣汁)3-5毫升,温水冲服;或与半夏配伍(如《金匮要略》小半夏汤),增强降逆止呕作用。

(3)解鱼蟹毒:鱼蟹性寒,部分人群食用后易出现腹痛、腹泻,生姜辛温可中和其寒性。烹饪时加入生姜(每500克食材用姜20-30克),或中毒后取生姜30克、紫苏叶15克煎服,可缓解症状。

2、干姜的核心功效

(1)温中散寒:针对脾胃虚寒证(症见胃脘冷痛、喜温喜按、四肢不温、大便稀溏)。经典方剂如《伤寒论》理中丸(干姜、党参、白术、甘草),其中干姜为君药,通过温脾阳以散寒。日常可制作干姜粥:干姜3克、粳米50克,煮粥时加入,每日1次,连续食用1周。

(2)回阳通脉:用于亡阳证(阳气极度衰微,症见四肢厥冷、冷汗淋漓、脉微欲绝),需与附子配伍(如四逆汤)。干姜能增强附子温阳救逆的作用,二者合用被称为“附子无姜不热”。

(3)温肺化饮:针对寒饮伏肺证(症见咳嗽气喘、痰白清稀量多、背部怕冷)。《伤寒论》小青龙汤中即用干姜配伍细辛、五味子,温肺散寒、化饮止咳。

3、炮姜的核心功效

(1)温经止血: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如月经量多、色淡质稀,或便血、尿血,伴手足不温、神疲乏力)。临床常用炮姜炭6-10克,与艾叶、阿胶配伍(如胶艾汤加减),温摄血脉以止血。

(2)温脾止泻:对脾阳不足所致的久泻(腹泻持续2周以上,大便稀溏、完谷不化)有良效。可单用炮姜3克研末,小米粥送服,每日2次;或与肉豆蔻、诃子配伍,增强温脾涩肠作用。

四、现代应用场景与实用方案

结合传统经验与现代研究,姜在常见健康问题中可作为辅助调理手段,以下为具体应用场景及操作建议:

1、感冒防治

(1)风寒感冒初期:取鲜生姜5片、红枣3枚(去核)、红糖10克,加水300毫升煮15分钟,趁热饮用。每

文档评论(0)

小T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级建造师持证人

繁华落幕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03日上传了一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