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污水处理厂负责人管理不到位检讨书
近期,我作为XX污水处理厂负责人,因管理失职导致厂区连续出现多起环境问题,给周边生态环境、居民生活及企业信誉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经上级部门督查、内部全面自查及深刻反思,现针对管理不到位问题作如下检讨:
一、问题具体表现及后果
1.工艺运行监管严重缺位,出水水质超标问题长期存在
今年3月至5月,厂区总排口在线监测数据多次出现COD(化学需氧量)、氨氮指标异常波动,其中4月12日氨氮浓度达28mg/L(排放标准为8mg/L),超标的直接原因是生化池活性污泥浓度不足,但根源在于我对工艺运行的动态跟踪流于形式。日常管理中,我未严格要求技术部门建立“日分析、周总结、月评估”的工艺调控机制,对污泥回流比、溶解氧等关键参数的监测仅依赖自动化设备,未组织人工复核。5月15日,值班人员发现好氧池泡沫异常增多(系丝状菌膨胀前兆),但因未及时上报,我作为负责人也未按规定抽查夜间值班记录,导致问题拖延至5月20日才启动应急投加药剂,最终造成连续3天出水超标,被生态环境局约谈并处罚款25万元。
2.设备维护管理松散,关键设施带“病”运行
厂区两台离心脱水机(编号TS-01、TS-02)自2022年11月起陆续出现轴承异响问题,维修班组曾于12月提交《设备检修申请单》,但我因片面追求“处理量指标”,担心停机检修影响当月处理负荷达标率,以“先观察运行”为由搁置申请。2023年2月17日,TS-01脱水机轴承彻底损坏,导致污泥脱水系统瘫痪48小时,厂区不得不将未完全脱水的污泥临时堆存于厂内空地,遇雨水冲刷后渗滤液流入周边沟渠,造成土壤污染,被周边村民投诉至12345热线,引发舆情。事后调查发现,全厂23台主要设备中,有7台存在超期未检情况,其中紫外线消毒装置灯管老化导致消毒效率下降30%,但因我未督促设备部门建立“一设备一档”维护台账,问题长期未被发现。
3.人员管理失之于宽,操作规范执行流于形式
一线操作人员培训考核制度形同虚设。2023年上半年计划开展的4次工艺操作培训仅完成2次,其中一次因我临时安排会议占用培训时间,最终以“发放资料自学”替代;3月份组织的岗位技能考核,为避免影响员工绩效,我默许考核组降低实操评分标准,导致3名未掌握压滤机正确操作流程的员工仍持证上岗。6月8日,操作员张某在未关闭反冲洗阀门的情况下启动鼓风机,引发管道憋压爆管事故,造成300立方米污水外溢,虽未造成重大污染,但暴露出员工安全意识薄弱、操作规范执行不严的深层问题。此外,班组交接班制度落实不到位,6月15日中班与夜班交接时,值班记录漏写“调节池水位异常升高”关键信息,夜班人员未及时巡查,导致次日凌晨调节池溢流,污染厂界外绿化带。
4.应急管理体系失效,风险防控能力薄弱
厂区虽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但近1年未组织实战演练,仅2022年12月进行过1次桌面推演。2023年5月28日,因上游企业违规排放高浓度酸性废水(pH值2.5),生化系统pH值骤降至5.0(正常范围6.5-8.5),值班人员因未参与过酸碱中和应急演练,误将片碱直接投入生化池,导致局部pH值飙升至11.0,活性污泥大量死亡,系统恢复耗时15天,期间需额外投加3吨PAC(聚合氯化铝)、2吨碳源,直接经济损失18万元。更严重的是,事件发生后,我未第一时间向生态环境部门报告,而是寄希望于“自行恢复”,直至6月2日监测数据仍未达标,才被迫上报,错失了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机,加剧了负面影响。
二、问题根源剖析
1.政治站位不高,责任意识严重淡化
我片面将“完成处理量指标”作为首要任务,忽视了污水处理厂作为环境基础设施的公益属性。错误认为“只要不发生重大污染事故就不会出问题”,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理解停留在口号层面,未将环保责任内化为日常管理的行动指南。在设备检修、工艺调控等关键决策中,优先考虑企业短期效益(如避免停机影响处理量考核得分),而非环境安全的长期责任,本质上是宗旨意识、大局意识缺失的表现。
2.管理能力不足,制度执行层层空转
虽制定了《工艺运行管理办法》《设备维护规程》等12项制度,但我在落实中存在“重制定、轻执行”的问题。例如,要求技术部每日提交《工艺运行日报》,但我仅浏览标题,未核对数据逻辑;规定每月召开设备管理例会,2023年上半年仅召开2次,且会议内容多为“走过场”,未深入分析设备故障规律。对基层员工的监管依赖“经验判断”,未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导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部分员工产生“应付了事”的消极心态。
3.侥幸心理作祟,风险防控意识薄弱
对潜在环境风险存在“不会那么巧”的侥幸心理。如明知脱水机轴承异响可能引发故障,但认为“其他设备可以分担负荷”;明知在线监测数据异常需人工复核,但认为“自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