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在荒芜处点亮星光.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迎春花:在荒芜处点亮星光

我总以为,迎春花是开在时间裂缝里的花。当严冬的统治尚在负隅顽抗,大地仍被一种僵硬的、了无生气的灰褐色调主宰时,最先感知到光阴深处那丝微妙松动的,总是迎春花。它不像桃花,要等到春风有了些许暖意才肯试探着绽放;更不像杏花、梨花,需待春色五六分时才浩浩荡荡地赶来。它是在冬的铠甲尚未完全卸下时,便以一种近乎鲁莽的勇敢,将自己摊开在依旧凛冽的空气里。那是一种不计后果的、投向冰封世界的温柔暴动。于是,每年寻春,我去的都不是什么花团锦簇的名园胜圃,而是城市北郊,那段废弃铁路的边坡——那里,有我与之盟约多年的一片迎春。

那段铁路早已停用,铁轨锈成了深褐色,枕木间探出枯黄的草梗,蜿蜒向远方,像一句被遗忘的誓言。唯有那片迎春花,在碎石与瓦砾之间,活得愈发蓬勃,愈发烂漫。它的枝条是那般模样——绿中带褐,细长而柔韧,呈四棱形,带着一种不屈不挠的劲头,从根基处蓬蓬勃勃地抽发出来,瀑布般倾泻而下,又像是无数道被拘禁了一冬、终于获得释放的金色溪流。

远望,那不是花,是一片流淌的金色,是倾泻的阳光,是大地在沉寂太久后,终于忍不住溢出的一声欢呼。那黄,不是雍容的菊黄,也不是富贵的葵黄,而是一种稚嫩的、明净的、带着些许透明质感的鹅黄,像初生雏鸡的喙,像破晓时分东方天际的第一缕光。它不霸道,却极具穿透力,能瞬间刺破冬末的沉闷与萧条,直抵人心最柔软的角落。

走近了,才看得分明。那花,小巧而精致,通常有六片花瓣,拱卫着一个更小的、筒状的花冠,像一个个微缩的喇叭,向着尚且寒冷的天宇,无声地吹奏着唤醒春天的序曲。它们没有叶子陪伴——叶子要等到花期将尽时才姗姗来迟——这使它的绽放,更像是一场纯粹的、为了绽放而绽放的仪式。每一朵花,都是一种宣言;每一根枝条,都是一篇乐章。它们簇拥着,挨挤着,形成一片密不透风的、暖意融融的光晕,覆盖在那些看似了无生机的、枯槁的枝条上。这强烈的生命与形式的对比,构成了一种惊心动魄的美:最柔嫩的花,依托于最坚韧的枝;最炽热的色彩,迸发自最苍凉的背景。

风过时,那万千朵金色的小喇叭仿佛在微微震颤,整片花瀑便活了,流光溢彩,粼粼而动。香气是极淡的,需得屏息凝神,才能捕捉到那一丝清冷的、带着药质的幽芬,不像花香,倒像某种远古冰雪融化时,带来的遥远森林的气息。站在这样一片花前,你会觉得,周遭的残雪、锈轨、枯草,都不再是衰败的象征,而成了舞台的布景,只为烘托这唯一的主角。它不是在拒绝荒凉,而是在点化荒凉,赋予荒凉以意义。

这般娇弱的身躯,为何偏偏要选择在春寒最料峭的、万物噤声的时节独自登场?它难道不知,一夜霜冻,就足以让这满地的金黄零落成泥?它本可以像夏日的紫薇、秋日的丹桂,选择一个更安全、更舒适的时节,从容地加入百花的大合唱。可它没有。它偏要做一个孤独的信使,一个沉默的先锋,在众芳摇落之时,用自己星星点点的光,去缝合冬与春之间那道巨大的、幽深的裂痕。

这或许,正是迎春花令我肃然起敬的根源。它所代表的,不是一种锦上添花的、顺应时势的美,而是一种雪中送炭的、开创时势的美。它不等待“时机成熟”的判词,它自己,就是时机成熟的证明。这是一种何等内敛而又磅礴的生命力!

这使我不由得想起中国古代那些隐居的、或处于边缘地位的高士。他们不像朝堂之上的栋梁,支撑着帝国的宏伟大厦;也不像战场之上的名将,决定着王朝的兴衰气运。他们往往是“隐者”,是“处士”,是“竹林七贤”那样的人物,在政治昏暗、时局动荡之际,选择退守到权力的边缘,在山林、在草泽,保持精神的独立与人格的完整。譬如汉初的“商山四皓”,在秦世乱离之后隐居不出,却以其德行与声望,无形中stabilizes了汉室的根基;又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其诗文却如精神的“迎春花”,在后世无数失意文人的心灵荒原上,点亮了一片金色的、温暖的希望。

他们的价值,不在于占据了时代的中心,而在于他们在边缘处守护了一种价值,一种文明的火种。当中心塌陷、主流价值崩坏时,正是这些边缘的、看似微弱的星光,保存了文明复生的种子。迎春花,不正是植物界中的“隐士”与“高士”么?它不在百花争艳的春日中心出场,偏偏选择在繁华未至的荒芜边缘,独自绽放,以一种近乎禅意的姿态,昭示着生命不可摧毁的尊严与韧性。

于是,我铁路边的这片迎春,便是我个人的、微缩的精神高地。它不在名山,就在这片被现代工业文明遗弃的角落。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启示:希望与力量,从不只存在于繁华与鼎盛之中,它们恰恰偏爱从残破与遗忘的缝隙里,沉默而坚定地探出头来,完成对困境的超越与升华。每一次探访,于我而言,都是一次精神的朝圣。我在它的花瀑前,感受那微小而执拗的光亮,汲取那敢于在无人喝彩时率先站出来的勇气。

由花及人,这种“拂去霜寒第一枝”的生命姿态,又何尝不映照着人类文明进程中那些“边缘的伟力”?历史的进程,并非总是由那些处于聚光灯下的中心人物所单向推

文档评论(0)

133****1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级建造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03日上传了一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