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腹泻治疗.docxVIP

霉菌腹泻治疗.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霉菌腹泻治疗

一、霉菌腹泻的核心特征与病因识别

霉菌腹泻是因肠道感染霉菌(主要为念珠菌属,如白色念珠菌)引发的腹泻症状,常见于免疫功能异常或长期使用抗生素的人群。准确识别其特征与病因是治疗的首要前提。

1、典型症状表现

霉菌腹泻的症状与普通感染性腹泻有差异,需重点关注以下特点:

(1)腹泻频率:每日排便次数多为5-10次,急性期可增至10次以上,粪便多为稀便或水样便,部分患者可见黏液或类似“豆腐渣”样白色絮状物(由霉菌菌丝及脱落肠黏膜组成)。

(2)伴随症状:常伴轻度至中度腹痛(以脐周隐痛为主)、腹胀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口腔或舌面白色膜状物(鹅口疮),提示霉菌的局部定植。

(3)病程特点:普通细菌感染性腹泻多在3-5天自行缓解,而霉菌腹泻若未规范治疗,症状可能持续1-2周甚至更长,且易反复。

2、常见诱因分析

霉菌为肠道条件致病菌,正常情况下与其他菌群保持平衡,以下诱因会打破平衡导致感染:

(1)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如连续使用头孢类、喹诺酮类药物超过7天,可能抑制肠道益生菌,导致霉菌过度增殖。

(2)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肿瘤患者(放化疗后)、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减弱,易被霉菌侵袭。

(3)食物霉菌污染:食用霉变的谷物(如玉米、花生)、水果(如腐烂苹果、柑橘)或未妥善保存的发酵食品(如豆瓣酱),可能直接摄入霉菌孢子引发感染。

3、实验室诊断方法

仅通过症状无法确诊,需结合以下检查:

(1)粪便真菌涂片镜检:取新鲜粪便标本(排便后1小时内送检),经氢氧化钾溶液处理后镜检,若观察到大量菌丝(长度>50μm)或孢子(直径2-4μm),可初步判断为霉菌感染。

(2)粪便真菌培养:将标本接种于沙保弱培养基,25-30℃培养48-72小时,若出现典型霉菌菌落(如白色念珠菌的奶油状菌落),可明确菌种类型。

(3)血清学检测:G试验(检测真菌细胞壁成分β-D-葡聚糖)或GM试验(检测曲霉菌抗原),适用于怀疑深部或播散性感染的患者,但需结合临床判断(如免疫功能正常者假阳性率较高)。

二、对症支持治疗的关键措施

对症治疗可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是治疗的基础环节,需根据患者脱水程度、症状严重度制定方案。

1、液体与电解质补充

腹泻易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钠),补充液体需遵循“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原则:

(1)口服补液:适用于轻中度脱水(表现为口干、尿量减少但无眼窝凹陷)。推荐使用口服补液盐Ⅲ(ORSⅢ),每袋(含氯化钠2.6g、枸橼酸钠2.9g、氯化钾1.5g、葡萄糖13.5g)溶于500ml温水,儿童按50-100ml/kg剂量,4小时内分次服完;成人每次腹泻后补充200-300ml,直至尿量恢复正常。

(2)静脉补液:适用于重度脱水(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意识模糊)或无法口服者。首选0.9%氯化钠注射液(生理盐水)联合5%葡萄糖注射液,根据血电解质结果调整(如血钾<3.5mmol/L时,每500ml液体中加入10%氯化钾10-15ml,需缓慢滴注)。

2、止泻药物的合理应用

止泻需避免抑制免疫清除,需谨慎选择药物:

(1)黏膜保护剂:蒙脱石散(成人每次3g,每日3次;儿童1岁以下每日3g分3次,1-2岁每日3-6g分3次)为首选,其可吸附肠道内霉菌及毒素,保护肠黏膜。需注意:需空腹服用(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与其他药物(如抗生素、益生菌)间隔1-2小时,避免影响吸收。

(2)抑制肠道蠕动药物:洛哌丁胺(成人首次2mg,后每次腹泻后1mg,每日最大剂量8mg)仅适用于无发热、无脓血便的非感染性腹泻急性期,禁止用于霉菌腹泻早期(可能抑制病原体排出,加重感染)。

3、缓解伴随症状

(1)腹痛处理:轻度腹痛可通过腹部热敷(用40-50℃热水袋,每次15-20分钟)缓解;中重度腹痛可短期使用解痉药(如匹维溴铵,成人每次50mg,每日3次),需避免吗啡类强镇痛药(抑制肠道蠕动)。

(2)发热处理:体温<38.5℃时以物理降温为主(温水擦浴、冰袋敷额头);体温≥38.5℃且伴明显不适时,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成人每次0.5g,每日不超过4次),避免使用布洛芬(可能加重肠道黏膜损伤)。

三、抗真菌药物的规范使用

抗真菌治疗是消除病因的核心,需根据感染严重程度、患者基础状态选择药物,并严格控制疗程。

1、一线药物选择

(1)制霉菌素:为肠道局部抗真菌药,口服后几乎不吸收,仅作用于肠道内霉菌,适用于单纯消化道感染且无全身播散风险的患者。成人剂量为每次50-100万单位,每日3次,餐后服用(减少胃肠道刺激);儿童按5-10万单位/kg/日,分3次服用。

(2)氟康唑:为系统抗真菌药,口服生物利用度>90%,可进入肠道及血液,适用于合并口腔鹅口疮、免疫功能低下或粪便培养提示霉菌大量增殖(>10^5CFU/g)的

文档评论(0)

小T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级建造师持证人

繁华落幕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03日上传了一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