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五枢的定位方法
去年跟师学习针灸时,老师让我给一位痛经的患者针刺五枢穴。我盯着教材上“在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方,横平脐下3寸处”的描述,手指在患者腰腹间来回摸索了十分钟——明明摸到了髂前上棘,可再往内侧找时,不是偏上就是偏下,按下去患者只说“有点酸”,完全没有那种“得气”的强烈反馈。老师走过来,食指轻轻一搭:“这里才是五枢。”我这才发现,原来定位远不是“对坐标”那么简单。从那天起,我就缠着老师请教五枢的定位方法,跟着他在模型上练、在同学身上摸,总算摸到了门道。今天就把这些经验掏心窝子讲给你听,咱们一步步说清“五枢的定位方法”。
一、五枢穴的定位,得先摸透它的“地盘”
要准确找到五枢,首先得明白它“长”在哪儿。五枢穴是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针灸甲乙经》里说它“在带脉下三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又补充“在腹侧,章门之下,监骨之上”。这些古文听起来抽象,但落到现代解剖学里,它的位置其实和几个关键的体表标志紧紧绑定——髂前上棘、脐水平线、下腹部的肌肉走向,每一个都是定位的“坐标点”。
(一)先找“骨性标杆”:髂前上棘是五枢的“起点”
人体的骨头是最稳定的定位参考,五枢的定位尤其依赖髂前上棘这个“骨性标杆”。髂前上棘是髂骨前缘最突出的部分,你可以试试:双手叉腰,拇指朝后,四指自然搭在腰侧,食指指尖抵着的那个硬硬的、摸起来像“骨头尖”的位置,就是髂前上棘。
对初学者来说,找髂前上棘最容易犯的错是“摸错边”——比如把髂嵴(腰侧那条横着的骨缘)当成了髂前上棘,或者摸到了腹股沟韧带附近的软组织。这时候可以让被定位者侧身,从侧面看,髂前上棘是腰腹交界处最向前突的骨点;或者让对方做“翘臀”动作,这时候髂前上棘会更明显地顶起皮肤。只有先把这个“起点”摸准了,五枢的定位才有基础。
(二)再定“水平参照”:脐下3寸与髂前上棘的“交叉点”
找到髂前上棘后,需要确定它的“水平位置”。中医里常说“横平脐下3寸”,这里的“寸”不是尺子上的厘米,而是“同身寸”——被定位者本人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并拢时的宽度(约3寸)。具体操作时,先找到肚脐中心,用四指向下量出3寸(约4横指),画一条水平线;然后从髂前上棘向内侧(身体中线方向)画一条垂直线,两条线的交点附近,就是五枢穴的大致位置。
不过这里有个细节要注意:不同人的腹部脂肪厚度不同。比如偏瘦的人,皮下脂肪薄,骨点和肌肉轮廓清晰,两条线的交点几乎能直接摸到;但偏胖的人,脂肪层厚,这时候需要用指腹稍用力按压,先找到髂前上棘的骨缘,再沿着骨缘向内侧滑动,同时感受深层是否有“条索状”的腹外斜肌肌腱——五枢穴就位于髂前上棘内侧、腹外斜肌与腹内斜肌之间的间隙里。
二、五枢的定位,要“动”“静”结合找感觉
很多人定位时只盯着“静态坐标”,却忽略了人体是会动的——呼吸时腹部的起伏、体位变化时肌肉的紧张度,都会影响穴位的位置。要想精准定位五枢,必须把“静态标志”和“动态验证”结合起来。
(一)静态体位:仰卧位是定位五枢的“最佳姿势”
定位五枢时,被定位者最好采取仰卧位,双腿自然伸直,腹部放松。这个姿势下,髂前上棘会充分暴露,腹部肌肉处于松弛状态,更容易摸到深层的骨缘和肌肉间隙。如果被定位者侧躺或坐位,髂前上棘可能会被软组织遮挡,或者腹部肌肉紧张(比如侧躺时腰侧肌肉绷紧),导致定位偏差。
我刚开始学的时候,总喜欢让同学坐着定位,结果每次都摸不准。老师提醒我:“五枢在侧腹部,坐位时腹部肌肉是紧绷的,穴位会‘藏’在肌肉里。躺着的时候,肌肉松了,穴位才会‘浮’出来。”后来我让同学平躺,手一搭就找到了——原来体位对定位的影响这么大!
(二)动态验证:呼吸与按压的“双重确认”
找到大致位置后,需要用动态的方法验证是否准确。首先让被定位者做深呼吸: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下陷。在呼吸过程中,用指腹轻压可疑位置,如果是五枢穴,会明显感觉到它随着呼吸“轻微起伏”——因为它深面是腹外斜肌,呼吸时肌肉会有规律地收缩舒张。如果压下去感觉“死硬”或者完全没动静,可能是按到了髂骨上的骨面,或者偏到了肌肉丰厚的地方。
另外,五枢穴被正确定位时,指压会有明显的酸胀感,甚至向腹股沟或下腹部放射。我第一次自己定位时,按到一个点只觉得“有点疼”,老师说:“这是按到了肌腱上,五枢的酸是‘深透的酸’,像小虫子在咬,不是尖锐的疼。”后来我慢慢调整角度,指腹稍微向内侧偏一点,果然摸到了那种“又酸又胀”的感觉——这才是五枢的“正确反馈”。
三、五枢的定位,得避开这些“坑”
学定位最容易走弯路的,就是和邻近穴位搞混。五枢周围有带脉、维道等穴位,位置相近但各有特点,稍不注意就会“张冠李戴”。
(一)别把“带脉”当“五枢”:横向距离是关键
带脉穴也在侧腹部,很多教材会说“带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8年九年级英语专项练习—定语从句和宾语从句(精编-带答案).doc VIP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及反思(教案).pdf VIP
- (高清版)DB33∕T 2536-2022 方竹栽培技术规程.pdf VIP
- E+H超声波液位计FMU30系列说明中文版、.pdf VIP
- 部编版2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本教材(高清扫描版).pdf VIP
- 三年级安全教育教案(山东省地方课程).pdf VIP
- SL 282-2018 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docx VIP
- 【MOOC】《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docx VIP
-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20S515 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22D701-3电缆桥架安装(26.9MB)(26.85MB)5ce2e72e69780631(1).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