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赏析与习题解析
暮色笼罩着易水河畔,寒风卷着残叶掠过水面,激起细碎的寒波。公元679年的冬日,刚从狱中获释的骆宾王伫立在岸边,目送友人的船影消失在苍茫暮色中。脚下的土地曾见证过一段惊天动地的历史——战国末年,荆轲就是在此慷慨悲歌,奔赴秦国刺杀秦王。此刻,相同的易水,相似的寒日,诗人心中涌起的不仅是送别友人的惆怅,更有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自身境遇的悲叹。这份复杂的情感凝结成二十个字的绝句,穿越千年时光,依然能让我们感受到那刺骨的寒意与炽热的豪情。
一、诗作原文
《于易水送人》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二、白话译文与字词详解
白话译文
就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了燕太子丹,
慷慨的壮士啊,怒发冲冠激昂非凡。
昔日的英雄已经长眠地下,
今天的易水依然冰冷寒冽。
重点注释
易水:河流名,发源于今河北易县,战国时属燕国。据《水经注》记载,易水有三:中易水、北易水、南易水,诗中所指为流经燕下都的中易水,是当年荆轲辞行之处。
燕丹:即燕太子丹(?—前226),战国末年燕国太子。秦灭韩、赵后,太子丹震惧,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嬴政,事败后被燕王喜所杀。
壮士:指荆轲(?—前227),战国末期著名刺客。卫国人,游历至燕,被太子丹尊为上卿,受命刺秦,失败被杀。
发冲冠:头发竖起来顶起帽子,形容极度愤怒或激昂的情绪。典出《史记?刺客列传》: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昔时人:指荆轲等古代壮士。昔时既指时间上的过去,也暗含对英雄时代的追忆。
没(mò):通殁,死亡、逝去之意。这里不仅指生命的终结,也暗示着一个时代的消逝。
犹:仍然、依旧。这个虚词将古今连接,强调了自然永恒与人事无常的对比。
寒:寒冷。既指易水的物理温度,更象征着历史的苍凉、命运的残酷和诗人内心的悲怆,是全诗的诗眼。
三、作者生平与文学成就
坎坷一生的文学奇才
骆宾王(约619—约687),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初唐四杰。他自幼聪慧,七岁便能作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的千古名句就出自其幼年。然而这位天才诗人的一生却充满坎坷:
早年落魄:年轻时因家贫四处漂泊,做过小官却屡屡失意,正如清人陈熙晋所言临海少年落魄,薄宦沉沦。
仕途波折:曾担任侍御史等职,因多次上疏批评时政触怒武则天,于678年被诬下狱,在狱中写下著名的《在狱咏蝉》,以蝉自喻高洁。
投笔从戎:679年遇赦出狱后,投身军幕前往幽燕一带,渴望在边疆建功立业,《于易水送人》即作于此时。
最终归宿:684年参与徐敬业反对武则天的起事,写下气势磅礴的《讨武曌檄》。起事失败后下落不明,或说被杀,或说遁入空门,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桩悬案。
独树一帜的诗歌风格
作为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的创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鲜明特色:
题材开拓:突破了六朝以来宫廷诗的绮靡风气,将诗歌题材扩展到边塞风光、个人情志和历史咏叹等广阔领域。
风格特点:其诗辞采华胆、格律谨严、余情不绝,既保留了汉魏诗的风骨,又吸收了六朝诗的辞采,形成刚健与华丽并存的风格。
体裁贡献:擅长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诗,对唐代近体诗的定型起到重要作用。七言歌行《帝京篇》被誉为初唐歌行体的压卷之作。
情感表达:诗歌中常蕴含强烈的情感力量,无论是悲愤、豪情还是惆怅,都表达得真挚动人,《于易水送人》便是这种风格的集中体现。
明代诗论家陆时雍评价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准确指出了骆宾王诗歌坦诚直率、情感外露的特点。这种坦易并非平淡,而是洗净铅华后的真情流露,在《于易水送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四、历史语境与创作背景
易水河畔的古今对话
这首诗创作于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冬季,当时骆宾王刚从狱中获释,正奔赴幽燕(今河北北部)投身军幕。途经易水河畔,恰逢送别友人,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易水对骆宾王而言,不仅是送别之地,更是历史的见证者——这里是战国末年荆轲刺秦前与燕太子丹告别的地方。
公元前227年,荆轲在此慷慨赴义,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歌。这一悲壮的历史事件给易水注入了永恒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英雄气概、爱国精神的象征。对身处逆境却壮志未酬的骆宾王来说,荆轲的故事具有强烈的现实共鸣——同样是身处乱世,同样怀有建功立业的抱负,同样面临未知的命运。
复杂心境的艺术投射
创作这首诗时,骆宾王正经历人生的重大转折:
刚脱牢狱之灾:此前因上疏讽谏武则天而被诬入狱,虽遇赦释放,但对时政的不满和对自身遭遇的愤懑仍萦绕心头。
渴望建功立业:前往幽燕从军是他摆脱困境、实现理想的新尝试,心中充满期待与忐忑。
送别引发感慨:在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易水送别友人,自然联想到荆轲的壮举,既羡慕其慷慨赴义的勇气,又感叹其悲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马工程外国文学史(上)第二章 中古文学.pptx VIP
- 章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点总结复习和常考题型练习.pdf VIP
- 课程思政理念下中职英语教学案例设计.pdf VIP
- 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优惠政策.pdf VIP
- 【阅读训练】初中阅读理解名家作品——史铁生.docx VIP
- 读后续写—A Gift for Grandpa 课件【备课精研】高三英语写作专项.pptx VIP
- (高清版)DT 1031.3-2011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 第3部分:井工煤矿.pdf VIP
- 2025年中国四氯化锆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 富士PXF9使用说明书.pdf
-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2025版)学习与解读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