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文言文对比阅读专练——《三峡》.docxVIP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文言文对比阅读专练——《三峡》.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文言文对比阅读专练——《三峡》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洌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①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节选自清朝袁枚的《游黄山记》)

【注释】①兜笼: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类似小山桥。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2)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

(3)良多趣味:甚,很

(4)林寒涧肃:肃杀,凄寒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在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

A.引五六壮佼者来/属引凄异

B.乃复作襁褓儿耶/不敢出一言以复

C.路绝矣/沿溯阻绝

D.是夕至文殊院宿焉/虽有至道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洌/在悬崖之下。

5.两文都写到了“山”,所写的“山”各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相关语句具体分析。

【甲】文的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从“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的正面描写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侧面描写分析可知;

【乙】文描绘黄山具有险仄、奇雄的特点,从“虽兜笼不能容”“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步行良苦”等正面和侧面描写分析可知。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江水又东迳巫峡①。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郭仲产②云:按《地理志》,巫山在县西南,而今县东有巫山,或郡、县居治无恒故也。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今滩上有石,或圈如箪③,或方似屋,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其颓岩所余④,比之诸岭,尚为竦桀。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非惟⑤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⑥岭衡疑,更就霄汉⑦,辨其优劣耳。

(《水经注》卷三十四·江水)

①巫峡:长江三峡之一。②郭仲产:南朝宋尚书库部郎。③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④颓岩:颓落的岩石。所余:所剩余的。⑤非惟:不仅仅。⑥偕:同,等同。衡:即衡山,五疑:即九嶷(yí)山。⑦就:靠近。霄汉:天空。

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D?)

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B.属引凄异??忠之属也

C.有时朝发白帝??皆朝于齐D.故谓之新崩滩??此之谓失其本心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在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

(2)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

都是从山崖上塌下的,致使急流奔腾怒吼,所以叫做新崩滩。

3.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

4.阅读【甲】【乙】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文都写了山,请概括出山的共同点。

连绵、高峻。

(2)甲文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夏天水流湍急;乙文中:“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也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山的高峻(均用原文句子回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

文档评论(0)

高级系统分析师持证人

专注于软件系统设计、文案个性化定制、修改润色、系统搭建等,本人已于16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系统设计能力,可承接系统设计、 系统研发、部署、文档编写,可承接系统设计研发工作、演讲稿、读后感、营销方案等多方面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1月16日上传了高级系统分析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