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利君沙琥乙红霉素颗粒的功效与作用
一、药物基本特性
利君沙琥乙红霉素颗粒是一种大环内酯类(一类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菌作用的抗生素)口服制剂,主要成分为琥乙红霉素。其核心特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剂型优势,颗粒剂可溶于温水,便于儿童、吞咽困难者服用;二是药代动力学特点,药物进入体内后水解为红霉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达到抗菌效果,对部分耐青霉素的细菌(如溶血性链球菌)仍有效。需注意,该药物为处方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二、主要功效解析
该药物的核心功效是针对敏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发挥抗菌作用,具体覆盖以下四类常见感染场景:
1、呼吸道感染
对链球菌属(如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支原体(如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如肺炎衣原体)等病原体引发的上、下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例如:
(1)上呼吸道感染:可用于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的治疗,缓解咽痛、扁桃体红肿等症状,通常用药3-5天后局部炎症明显减轻;
(2)下呼吸道感染:对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有明确疗效,能改善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多数患者用药1周内肺部啰音(呼吸时肺部异常声音)减少,影像学检查显示炎症吸收。
2、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适用于敏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皮肤疖肿、蜂窝织炎(皮下组织急性化脓性炎症)等。用药后可抑制感染扩散,促进局部红肿消退,配合外用消毒处理,多数轻中度感染10天左右可愈。
3、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对衣原体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如沙眼衣原体感染)、宫颈炎等有治疗作用,可缓解尿频、尿急、尿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通常需连续用药7-14天以彻底清除病原体。
4、其他感染
可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的替代药物,用于治疗猩红热(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白喉(由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等疾病,帮助控制全身毒血症症状(如高热、乏力)。
三、作用机制说明
该药物的抗菌作用依赖于“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核心机制,具体分为三个环节:
(1)药物吸收与转化:口服后在肠道内迅速吸收,经酯酶水解生成活性成分红霉素,进入血液循环后分布至全身组织(如肺、皮肤、泌尿生殖道);
(2)靶点结合:红霉素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可逆性结合(核糖体是细菌合成蛋白质的关键结构),阻碍细菌mRNA(传递遗传信息的核酸)与核糖体的结合;
(3)功能抑制:通过上述结合,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延伸阶段(即氨基酸逐个连接成蛋白质的过程),导致细菌无法合成生存必需的蛋白质,最终抑制其生长繁殖(低浓度时抑菌)或导致死亡(高浓度时杀菌)。
需强调的是,该机制对哺乳动物细胞(如人体细胞)影响较小,因人体核糖体结构与细菌不同,故安全性相对较高,但长期或过量使用仍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四、适用人群与禁忌
1、适用人群
(1)儿童:因颗粒剂口感易接受(部分添加矫味剂),是儿童支原体肺炎、链球菌性咽炎等感染的常用选择;
(2)成人:适用于青霉素过敏者的替代治疗,或对青霉素耐药菌(如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
(3)特殊场景:如围手术期(手术前后)预防敏感菌感染(需医生评估后使用)。
2、禁忌人群
(1)过敏者: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红霉素、克拉霉素)有明确过敏史(如皮疹、呼吸困难)的患者禁用;
(2)严重肝功能不全者:药物主要经肝脏代谢,肝功能严重异常(如转氨酶超过正常上限5倍)时,可能加重肝损伤;
(3)QT间期延长患者(心电图显示心室复极时间延长,可能引发心律失常):与部分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合用时,可能增加心脏毒性风险,需避免使用。
五、使用注意事项
为确保疗效与安全,需重点关注以下操作细节:
1、剂量与疗程控制
(1)儿童剂量:通常按体重计算,每日30-50mg/kg(如15kg儿童每日剂量为450-750mg),分3-4次服用(如每6-8小时一次);
(2)成人剂量:常规每日1.6g,分2-4次服用(如每次0.4g,每日4次);
(3)疗程调整:一般感染疗程为7-14天(如支原体肺炎需至少10天),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缩短(易复发)或延长(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2、用药时间与饮食
建议空腹服用(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因食物可能延缓药物吸收,降低血药浓度(约减少30%)。若患者胃肠敏感(如儿童),可与少量食物同服以减轻刺激,但需间隔至少30分钟。
3、不良反应监测
(1)常见反应:约10%-15%患者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痛),多为轻度,可通过调整服药时间(与食物同服)或减慢服药速度(分次服用)缓解;
(2)少见反应:长期(超过2周)或大剂量使用可能引发肝毒性(如乏力、尿黄、皮肤黄染),建议用药期间每2周检测肝功能(如转氨酶);
(3)过敏反应:罕见但需警惕,如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4、药物相互作用
(1)与茶碱类药物(如氨茶碱,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