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芪的用法与用量.docxVIP

北芪的用法与用量.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芪的用法与用量

一、北芪的基础特性与适用场景

1、性味归经与核心功效

(1)性味归经:北芪(即黄芪,因主产于北方优质产区得名)性甘、微温,归脾、肺二经。甘味主补,微温不燥,是中医“补气药”中的经典代表。

(2)核心功效:其主要功效可概括为四方面——补气升阳(补充人体元气,提升脏腑功能)、固表止汗(增强体表防御能力,减少异常出汗)、利水消肿(促进水液代谢,缓解水肿)、生津养血(生成津液与血液,改善气血不足)。现代研究还发现,北芪含黄芪多糖、皂苷等活性成分,具有调节免疫、抗氧化等作用。

2、适用场景分类

(1)日常保健:适合气虚体质者(表现为易疲劳、说话声低、自汗、食欲差)作为长期调理食材,如搭配杂粮煮粥、与肉类炖汤等。

(2)轻症调理:用于脾虚气弱(如慢性腹泻、脱肛)、肺虚自汗(如稍动即汗出)、气虚水肿(如下肢轻度肿胀)等常见轻症的辅助治疗。

(3)重症辅助:在医师指导下,可用于重症恢复期(如术后气血亏虚)、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肾病早期)的扶正治疗,需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

二、北芪的常见用法与操作要点

1、煎服法(最传统的药用方式)

(1)操作步骤:取北芪饮片5-30克(具体用量根据用途调整),先用冷水浸泡30分钟(水量以覆盖药材2-3厘米为宜),武火(大火)煮沸后转文火(小火)煎煮20-30分钟,倒出药液;药渣可重复煎煮1次(加冷水煮沸后文火15-20分钟),两次药液混合后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2)注意事项:煎煮容器建议用砂锅或陶瓷锅,避免铁锅(可能与药材成分发生反应);若与其他中药配伍(如党参、白术),需按医师指导调整浸泡时间和煎煮顺序(如先煎或后下);药液需温热服用,避免冷饮刺激肠胃。

2、代茶饮(适合日常简便保健)

(1)操作步骤:取北芪片3-10克(建议用剪刀剪碎或掰成小块,增加有效成分析出),放入保温杯或玻璃壶中,加入80-90℃热水(约300-500毫升),加盖焖泡15-20分钟后饮用,可续水2-3次(每次续水后焖5-10分钟)。

(2)搭配建议:自汗明显者可加浮小麦5克(收敛止汗);气血两虚者可加红枣3颗(去核)、枸杞5克(补血滋阴);脾胃虚弱者可加炒陈皮3克(理气和中)。

(3)禁忌提示:代茶饮不宜用沸水直接冲泡(高温可能破坏部分活性成分);每日总饮用量不超过1000毫升(避免过量饮水加重肾脏负担)。

3、炖汤/煮粥(药食同源的调理方式)

(1)炖汤操作:取北芪10-20克(需提前用温水冲洗去除浮尘),与鸡肉、排骨等食材(约500克)一同放入炖锅,加清水(食材与水比例约1:3),大火煮沸后撇去浮沫,转小火慢炖1.5-2小时(肉类炖至软烂即可)。出锅前5分钟加盐调味(过早加盐会使肉质变柴)。

(2)煮粥操作:取北芪5-10克(可提前煎煮取汁),与大米、小米等杂粮(约100克)一同入锅,加清水(米与水比例约1:8),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熬煮30-40分钟至粥稠。也可直接将北芪片与米同煮(需在食用时挑出药渣)。

(3)注意事项:炖汤时北芪用量不宜超过20克(过量可能导致汤味过甘,影响口感);体质偏热者(如易上火、口苦)建议减少用量至5-10克,或搭配冬瓜、白萝卜(清热利水)平衡药性。

4、研粉冲服(适合需要精准控制剂量的情况)

(1)操作步骤:将干燥北芪饮片用中药粉碎机研磨成细粉(过80目筛,确保无颗粒感),每次取2-5克(用温水或蜂蜜水送服),每日1-2次。

(2)使用场景:适合吞咽困难的老年患者、需要长期小剂量调理的气虚人群(如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也可与山药粉、茯苓粉按1:1:1比例混合,用于儿童脾虚厌食的辅助调理(每次1-2克,温水调服)。

(3)保存要点:药粉需密封后置于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潮结块),建议1个月内用完(超过1个月可能因氧化降低药效)。

5、外用(辅助治疗局部症状)

(1)熏洗法:取北芪30-50克,加清水1000毫升煎煮20分钟,过滤后取药液(温度降至40-45℃),用于熏洗手足(如糖尿病足早期未破溃者)或浸泡湿疹部位(需配合其他清热药如苦参15克)。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

(2)敷贴法:将北芪粉与适量蜂蜜调成糊状,敷于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气海(脐下1.5寸)等穴位,用医用胶布固定,每次贴敷4-6小时(避免过长导致皮肤过敏)。适用于体质虚弱者的日常穴位保健。

三、北芪的用量规范与调整原则

1、日常保健用量

(1)成人:代茶饮或煮粥时,建议每日5-10克(鲜品用量需加倍,约10-20克);炖汤时可增至10-15克(每周2-3次)。

(2)儿童(6-12岁):需按年龄递减,建议每日2-5克(以炖汤或煮粥形式更易接受);6岁以下儿童需咨询医师,不建议自行使用。

(3)特殊提示:长期(超过1个月)用于保健时,建议每2周停用3-5天(避免补气过度导致胸闷、口干)。

2、轻症调理用量

文档评论(0)

小T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级建造师持证人

繁华落幕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03日上传了一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