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完美版
《雨霖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课前预习,了解与作者相关的背景知识;
2、赏析作品的艺术特色,特别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
3、体会作者在诗文中所表达的离愁别绪。
二、教学重点:
1、结合意象,赏析词的内容,特别是“杨柳”、“晓风”、“残月”;
2、鉴赏诗歌的手法,如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虚实结合等手法。
三、教学难点:
1、赏析诗词内容,特别是景物特点;
2、结合柳永的生平,分析他复杂矛盾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任务一:结合周末积累,梳理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
一、新课导入
江淹说过一句话:“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别赋》),自古以来,离愁别绪最是
烦扰人心,今天,让我们一起走入柳永体会作者的离愁别绪。
二、课前补充
1、作者简介:
年轻时,想要谋求一官半职,便来到了都城汴京,来了汴京之后,经常跟歌伎们在一
起喝酒吟诗,生活极其放纵。皇帝听说他在汴京的生活,觉得这样一个喝酒作乐之人不适
合做官,会扰乱官场,于是做官的愿望落空。这之后作者又在汴京、杭州等多处流浪,羁
旅漂泊。到了景佑年间,终于老中进士。曾任屯田员外郎,世人称其柳屯田。2、词牌介绍:
《雨霖铃》这一词调,诗词的感情基调大多是低沉压抑的,而当时的柳永壮志难酬,
官场失意,内心十分痛苦和压抑,决定离开汴京,到其他地方谋生。但是想到要离开自己
熟悉地地方和人,内心又很痛苦。内心痛苦、惆怅之下,写下了这首诗。
任务二:读诗歌,确定感情基调
三、听老师播放的音频,学生自由诵读。
1、听多媒体朗诵,注意诗词节奏的划分;
2、齐读:全班一起有感情的诵读,要体会柳永作这首词的痛苦和惆怅之情。
思考: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如何的?(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答案)
通过分析词的内容,同学们给出的基调是低沉、苦闷、悲痛、压抑等。
任务三:赏析重点意象,品味作者情感
四、诗词赏析:
(一)、赏析上片:
1、①开头的三个句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能从中看出哪些内容?(学
生讨论)
写出了作者和心爱之人离别的时间,离别场所和离别时的天气情况。
②这三个句子,除了有我们常规分析的作用外,还有其他哪些作用?(结合以前学过的诗
歌,如《琵琶行》开头的景物描写分析)
这几句除了交代离别的时间、地点和离别的特定环境外,还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要
结合之前讲的背景来分析。(补充环境描写作用的三个关键词:渲染氛围、奠定基调、烘托
情感)
2025年完美版
2025年完美版
教师总结:在这首词开头的几个句子中,我们就感受到了作者写这首词的痛苦和悲凉。
词人柳永,才华横溢,却未能在政治当中有更大的作为,如今,为了谋生,不得不离开汴
京,离开自己心爱的女子,天涯路远,离开了汴京,便不知归期为何期,也许这就是永别!
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①思考:同学们要借助想象和联想的手法,身临其境,把自己放到柳永所创设的环境
当中,去感受柳永的离愁别绪。(学生分析)
示例:傍晚的长亭外,两个相爱的人坐在桌前,面的满桌的佳肴,却食之无味,满脸
愁容,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远处的小舟上,船夫已经在催促。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两人
都痛苦不已。
(作者内心的矛盾之情:留恋不舍←→缠绵悱恻→不忍离别,难舍难分)。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细节的描写:执手、泪眼、无语等,在这个镜头中,词人突出的是相握住的手和含泪
的眼。面对离别,纵有千言万语,也是无处说起,正如白居易《琵琶行》当中“别有幽愁暗
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4、鉴赏“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同样是写景,这和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
不同?
前三句写的是作者站在长亭,即将登船离开时,眼前所见的真实场景,这里的景物,
并非是眼前之景,而是作者设想的,登船离开之后,在船中所见的场景。作者此时离开汴
京,不知道接下来将要去哪里,前途一片迷茫,内心无尽悲凉,烟波笼罩,雾霭沉沉,更
能应和作者此时的情感。“阔”字表面上突出天地广阔,实则让我们看到了在这广阔天地中,
作者的渺小和孤独。
(二)、赏析下片。
1、“多情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南中职英语基础模块(上)册(语文版)第10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df
- 人教版九年级上数学第24章 圆 数学活动——探究垂径定理教案.pdf
- 河南省中职语文拓展模块(高教版)期末测试卷(含答案).pdf
- 河南中职英语基础模块(上)册(语文版)第1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df
- 河南中职英语基础模块(上)册(语文版)第2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df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4章 第2节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能力提升练习(含答案).pdf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4章 第2节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基础练习(含答案).pdf
- 河南中职英语基础模块(上)册(语文版)第3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df
- 人教版2019物理必修1 第四章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学案+课时练 含解析).pdf
- 河南中职英语基础模块(上)册(语文版)第4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df
- 关于五四运动的演讲稿.pdf
-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第四章 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学案.pdf
- 内蒙古2024年中职对口高考英语模拟卷(含解析).pdf
- 古代诗词诵读《短歌行》教案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pdf
-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pdf
- 古诗词诵读《短歌行》教学设计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pdf
- 七年级下册4.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同步练习(含解析).pdf
- 古诗词诵读《静女》教案【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pdf
- 七年级下册4.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同步练习(含解析).pdf
- 期末复习 初級文法まとめ 知识清单 新版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