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VIP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综合性学习

(★★★)1.班级开展了“以和为贵”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请参与活动并完成相关任务。

(1)“和”为会意字。《说文》曰:“和,相应也”,其本义为:呼应,应和。《尔雅》载“和,谐也。”中“和”义则引申为:______。

(2)为了营造活动氛围,请你为班级活动拟定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

(3)请把你在上题任务中设计的宣传标语,工整地书写在下面。

二、语言表达

(★★★)2.阅读下列文段,阐述你对“和”之义的发现。

【甲】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国语?郑语》

【乙】和以处众,宽以待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省心录》

【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丁】协和万邦、和平发展、和平崛起、和谐世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战争,倡导和平。我的发现:______

三、填空题

(★★★)3.请将下面词语填在相应空格内。(填写序号即可)

世界不同文明应包容互鉴,促进世界各国______发展,______相处,______共赢。

A.和谐B.和平C.合作

四、名句名篇默写

(★★★)4.古诗文往往承载着丰厚的民族精神文化,请完成下列有关“和”文化古诗文名句填写。

“以和为贵”是《论语》中“①______,不亦君子乎?”的宽以待人;是《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往来翕忽,②______”的共生和谐;是《大道之行也》中“选贤与能,③______”的和平安宁。

五、填空题

(★★★)5.为帮助同学介绍“和”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请选出不符合要求的两项。(写出序号即可)

①贺人新婚要讲“和和美美”“琴瑟和谐”。

②蔺相如受命带和氏璧去秦国换15座城池,他见秦王没有诚意,可和氏璧已经在秦王手里,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使和氏璧完好回归赵国。

③商人们常说“和气生财”。

④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⑤人们拜年时互道“大吉大利”。

⑥故宫的三大殿被命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我的选择是:______

六、诗歌鉴赏

(★★★)6.诵读“和”古诗。

己酉新正①

[元]叶颤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②,松篁③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注释】①“新正”,在《己酉新正》中指的是农历新年正月初一,即春节。②徲(tí):久。③松篁:松与竹。

(1)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两句诗,从气候角度写春节期间的祥和,描绘了一幅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壮丽图景。“乾坤”二字用得极好,说明这种祥和充斥着天地之间的每一个角落。

B.“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两句诗,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更迭与春天的到来。一个“新”字,表现了岁月更迭,以及对于美好的向往与祝愿。一个“满”字,极好地表达了辞旧迎新之意,满目山河,到处春意盎然,一扫寒冬的衰败萧瑟。

C.“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两句诗,从树木的角度写春的到来:梅花、柳树展现新姿,芳华初绽,而冬天不凋的松树和竹子,虽然依旧挺拔,但经过寒冬的洗礼,也显现出一些老态。诗人通过对比梅柳的新姿和松竹的老态,进一步突出了对梅柳的喜爱和对松竹老态的鄙弃。

D.“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两句诗,将场景转向人间,描绘了人们在节日里欢聚一堂、举杯共饮屠苏酒的欢乐场景。诗人用“成醉饮”来形容人们饮酒的欢乐场景,而“欢笑白云窝”则表达了人们内心的喜悦之情。

(2)在班级“以和为贵”诗歌朗诵节目审核环节,有指导老师提出:朗诵《己酉新正·叶颤》要注意读出诗人对自然之“和”、家庭之“和”与邻里之“和”的诗歌意境来。请就此给出你的朗诵建议。

七、文言文阅读

(★★★)7.讲述“和”故事。

于令仪不责盗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①人也,长厚不忤②物,晚年家颇富裕。

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

令仪曰:“汝素寡悔③,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

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

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

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④以归,恐为人所诘⑤。留之,至明使去。”

盗大感惭,卒为良民。

(摘自《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市井:指做生意。②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像个〜孩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没有找到的资料可以私信,这边帮忙下载一天一篇不收费,多出的看心情收费,欢迎留言,回复可能不及时请谅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