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会员专享
会员专享
PAGE#/NUMPAGES#
会员专享
精准追肥白茶无人机精准追肥方案
一、方案目标与定位
(一)核心目标
追肥精准高效:无人机追肥实现“变量施肥”,肥量误差≤2%,均匀度≥98%;作业效率提升80%(亩均作业时间≤3分钟),人工成本降低90%,解决传统追肥不均、效率低问题。
肥料高效利用:按需匹配白茶生育期养分需求,肥料利用率从35%提升至70%,化肥用量减少35%,亩均追肥成本节省150-200元,避免养分浪费与面源污染。
白茶生长优质:新梢萌发率≥90%,单株有效芽头数≥12个,芽头整齐度≥85%;鲜叶氨基酸含量≥3.0%,茶多酚含量18%-22%,优质原料比例≥90%,保障白茶鲜爽毫香品质。
技术体系成熟:形成“无人机选型-航线规划-变量施肥-效果监测”一体化流程,培育30名无人机操作与调控骨干;1年内建立5个示范基地,推广覆盖率达40%,2年内实现主产区规模化应用。
(二)定位
适用于我国白茶主产区(福建福鼎、政和、建阳,浙江安吉),涵盖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等品种,可根据种植规模(散户:5-20亩;规模基地:50亩以上)及生育期(萌芽期、展叶期、采摘后恢复期)调整方案,尤其适配规模化白茶种植基地、茶叶合作社、现代农业产业园,解决“追肥不精准、人工依赖强、成本高”问题,推动白茶产业向“智能施肥”转型。
二、方案内容体系
(一)无人机精准追肥核心方案(按生育期)
萌芽期(2-3月,促芽整齐)
肥料选择:高氮水溶性肥(30:8:12,含螯合锌0.5%),稀释浓度1:800;
无人机配置:多旋翼无人机(载重10kg,雾化喷头,作业幅宽5m);
追肥参数:亩用量8kg,飞行高度2m,速度4m/s,航线沿茶行平行规划;
作用:高氮快速促芽,锌提升发芽一致性,雾化喷施确保芽头均匀受肥。
展叶期(4-5月,壮叶提质)
肥料选择:平衡水溶性肥(18:18:18,含螯合镁0.6%),稀释浓度1:1000;
无人机配置:同上,加装变量施肥控制器(按叶片密度调整肥量);
追肥参数:亩用量10kg,弱苗区增量20%,飞行高度1.8m,速度3.5m/s;
作用:平衡养分促叶片生长,镁防叶片黄化,变量施肥适配长势差异。
采摘后恢复期(6-7月,养树储肥)
肥料选择:高钾水溶性肥(15:10:25,含腐植酸5%),稀释浓度1:900;
无人机配置:同上,搭载土壤墒情传感器(联动调控施肥量);
追肥参数:亩用量12kg,干旱区增量15%,飞行高度2.2m,速度4.5m/s;
作用:高钾促根系恢复,腐植酸改良土壤,墒情联动确保肥效最大化。
三、实施方式与方法
(一)分阶段实施(以福鼎规模白茶基地为例)
前期准备(追肥前7天)
地块测绘:用无人机航拍绘制地块地图,标注茶行走向、弱苗区、障碍物;
参数设定:根据生育期确定肥料浓度、亩用量,在无人机APP中输入航线规划(避开障碍物);
设备调试:检查无人机电池、喷头雾化效果,校准变量施肥控制器(误差≤2%);
人员培训:培训操作员掌握航线规划、应急操作,考核合格上岗。
关键期实施
萌芽期追肥(3月上旬):
配肥:按1:800稀释高氮肥,搅拌均匀后注入无人机药箱;
作业:按规划航线飞行,每完成10亩检查肥量剩余,及时补加;
监测:3天后观察芽头密度,不均区补追1次(亩用量5kg)。
展叶期追肥(4月下旬):
变量调控:无人机通过摄像头识别叶片密度,弱苗区自动增加20%肥量;
质量验收:随机抽查20个点,检测叶片肥液附着量(误差≤5%);
配套:结合人工除草,避免杂草争肥。
采摘后追肥(6月中旬):
墒情联动:传感器检测土壤湿度<20%时,无人机自动增加15%肥量;
作业后:及时清理无人机喷头,避免肥料残留堵塞;
土壤调理:追肥后7天,人工撒施生物菌肥5kg/亩,提升土壤活性。
应急处理(作业/长势问题)
无人机故障:立即启动备用机,故障机更换电池/喷头后维修,断点续飞完成剩余作业;
肥效不佳:检测肥料浓度,不足时补追3kg/亩(同类型肥),调整雾化喷头角度;
叶片灼伤:若因浓度过高灼伤叶片,立即用清水无人机喷施(亩用水量15kg),暂停追肥3天。
(二)关键实施要点
时机把控:选择晴天上午(露水干后)或傍晚作业,避开正午高温(防蒸发)、雨天(防流失);
浓度控制:严格按稀释比例配肥,浓度过高易灼伤,过低影响效果;
安全操作:作业前清理地块障碍物,操作员远离飞行区域,设置安全警示线。
四、资源保障与风险控制
(一)资源保障
设备保障
供应:与无人机厂家签订合作协议,提供定制化机型(含变量施肥功能),备用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