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沥青温拌剂的制备工艺与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关联性研究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沥青混合料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热拌沥青混合料(HMA)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需要高温条件,这不仅消耗大量能源,还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有害气体和粉尘颗粒,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相关研究数据表明,热拌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每生产1吨沥青混合料,能耗约为10-15千克标准煤,同时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以及粉尘。在倡导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温拌沥青技术应运而生。
温拌沥青混合料(WMA)能够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拌和、摊铺和碾压,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和环保优势。当混合料的拌和温度降低30℃时,每吨沥青混合料可节约燃料油2.4kg,并可减少30%CO?排放量和40%的粉尘排放量。这对于缓解能源危机和减轻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温拌沥青混合料在施工和易性、路用性能等方面与热拌沥青混合料基本相同,甚至在某些方面表现更优,如能有效减少沥青的老化,提高路面的耐久性。
从理论意义上讲,对沥青温拌剂制备及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温拌技术的作用机理,丰富和完善沥青混合料的理论体系。通过探究温拌剂的组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温拌剂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可以为温拌沥青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实践应用中,该研究成果能够为道路工程的设计、施工和养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帮助工程人员选择合适的温拌剂和温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优化施工工艺,提高道路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降低工程成本。此外,温拌沥青技术的推广应用还能促进道路建设行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温拌沥青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欧洲率先开展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研究。1995年,Shell公司和Kolo-veidekkke公司首先联合开发出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并于次年铺筑了试验路段。随后,德国Eurovia公司的基于沸石降粘的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以及美国Meadwestvaco公司的高浓度乳化沥青温拌技术推动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发展。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国外已经形成了多种成熟的温拌技术和产品,如Sasobit温拌剂、Evotherm温拌剂等。这些温拌剂在降低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改善混合料性能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国外对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评价方法和标准也相对完善,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估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我国于2003年开始引进国外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等单位与美国美德伟实维克公司进行合作,并陆续在北京、上海、辽宁等地开展试验性的应用。目前,国内对温拌沥青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开发出了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温拌剂,如基于表面活性剂的温拌剂、基于有机降粘剂的温拌剂等。在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方面,国内学者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对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疲劳性能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成果。然而,与国外相比,国内温拌沥青技术在温拌剂性能、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稳定性以及相关标准规范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改进。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涵盖以下内容:一是沥青温拌剂的制备,采用物理法、化学法等方法制备不同类型的沥青温拌剂,如基于表面活性剂的温拌剂、基于有机降粘剂的温拌剂等,并对温拌剂的组成、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和表征,优化温拌剂的配方和制备工艺;二是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测试,通过室内试验,对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疲劳性能等进行测试和评价,并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温拌剂掺量、沥青种类、集料性质等因素对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规律;三是温拌沥青混合料微观结构分析,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微观测试手段,对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探究温拌剂与沥青、集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及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
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实验研究法,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沥青温拌剂的制备实验、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测试实验,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运用对比分析法,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与热拌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分析温拌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不同因素对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借助微观测试法,通过微观测试手段对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从微观层面揭示温拌技术的作用机理;采用理论分析法,结合材料科学、物理化学等相关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建立温拌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针调节分娩大鼠镇痛的神经分子机制:中枢神经递质与受体的视角.docx
- 悔罪对量刑的影响:法理分析与实践探究.docx
- 脉冲电流对再制造毛坯裂纹止裂后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理论、实验与应用.docx
- 骨盆前环解剖结构与损伤治疗的生物力学探究:空心螺钉与重建钢板的有限元分析.docx
- 探究不同干扰措施对典型荒漠植物苗木生长及光合特征的影响:以[具体地区]为例.docx
- 局麻药物对GM-CSF表达及皮肤愈合影响的深度探究.docx
- 多路径循迹控制策略:原理、应用与优化探索.docx
- 灌装机械中粘性流体断流机理剖析与技术创新研究.docx
- 黑曲霉胞外酶对乌龙茶品质关键成分的影响及机制探究.docx
- 社会变迁视域下韩国以马内利教会在上海的扩张与世俗化探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