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黑曲霉胞外酶对乌龙茶品质关键成分的影响及机制探究
一、引言
1.1乌龙茶概述
乌龙茶,作为中国特有的茶类,与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并称为六大茶类,在世界茶叶市场中占据着独特而高贵的地位。其起源于福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可溯源至北苑茶,北苑是福建建瓯凤凰山周围的地区,在唐末已产茶,制成“研膏茶”,经过一系列发展,宋真宗以后改造小团茶,成为名驰天下的龙团凤饼,其采制工艺使得原料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半发酵,属于乌龙茶的范畴。随后,乌龙茶的制法在武夷山发祥,明朝时武夷茶代替北苑茶,改变加工工艺成为品质优异的散茶。如今,乌龙茶产地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台湾一带,其中以福建乌龙茶品质最为优异,闻名中外。在2022年,由福建省主导研制的乌龙茶国际标准ISO20716:2022《乌龙茶-定义和基本要求》全球正式发布,彰显了乌龙茶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2021年福建乌龙茶的总产量为25.07万吨,约占福建茶叶总产量的51.39%、全国乌龙茶产量的87.29%,在中国乌龙茶产业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制作工艺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特点,既具有绿茶的清香,又具有红茶的甜醇,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素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其传统特征为蜻蜓头、蝌蚪尾、蛤蟆背、绿叶红镶边,揉捻、烘焙后大多成紧致条索状,干茶头部叶片成圆形螺髻状,叶片下部为细索形,背部有沙粒状小白点,青叶边缘呈猪红色,颜色比例大致为七分绿、三分红。当然,乌龙茶也有半球状的,如台湾地区的冻顶乌龙,以及唯一的紧压乌龙茶——漳平水仙方形饼茶。
乌龙茶的加工工艺较为复杂,且技术要求高。一般工艺流程包括采摘、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工序。采摘多以下午为宜,便于夜晚做青。萎凋可分为晾青和晒青,交替进行,目的是散发部分水分,提高茶青韧性,同时伴随失水过程,酶活性增强,散发青草气,利于香气透露。做青是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通过摇青和静置交替进行,使叶片相互碰撞,擦伤叶缘细胞,促进酶促氧化作用,形成乌龙茶特殊的香气和绿叶红镶边的特征。杀青则是抑制鲜叶中酶的活性,控制氧化进程,固定做青形成的品质,同时挥发青草气,形成茶香。揉捻通过压力破坏茶叶细胞,挤出叶边缘发酵部分,使茶汁凝于叶表。烘焙则是抑制酶性氧化,降低含水率,形成乌龙茶醇厚回甘的滋味、红黄通透的汤色以及特有的品种香气。
挥发性成分和茶多酚是乌龙茶中极为关键的品质成分。挥发性成分种类繁多,含量虽低但挥发性强,赋予了乌龙茶独特而迷人的香气。自1930年以来,研究人员已从茶叶中鉴定出600多种香气成分,按有机分类法可分为碳氢化合物、醇类、酸类、酮类、酯类、内酯、杂氧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等;按结构特点又可分为脂肪族衍生物、萜烯类衍生物、芳香族衍生物、含氮、氧、硫杂环类化合物等。其中,仅有少部分关键香气成分具有较高的香气强度、稀释因子(FD值)及香气活度值(OAV),对乌龙茶特殊香气的呈现起主要贡献作用,如倍半萜(橙花叔醇、法呢烯)、单萜(芳樟醇、香叶醇)等挥发性萜类物质,使乌龙茶表现出独特而高锐的花果香。不同品种的乌龙茶关键香气成分有所差异,如白叶单枞茶的关键香气成分为芳樟醇(玫瑰花香);金萱的关键香气成分为吲哚,浓度不同呈现出不同气味;铁观音的关键香气成分为芳樟醇(玫瑰花香)、水杨酸甲酯(薄荷香味)等。
茶多酚,又叫茶单宁、茶鞣质,主要由儿茶素、类黄酮、花青素和酚酸4类物质组成,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的总称。茶多酚不仅对多种致病菌有杀灭作用,还具有抗突变功能,可延缓人体衰老,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在乌龙茶的做青工艺中,茶多酚在做青与静置交替进行中发生一系列变化,对乌龙茶的滋味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乌龙茶凭借其独特的风味和重要的保健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挥发性成分和茶多酚作为其关键品质成分,对乌龙茶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影响这些成分的因素,对于提升乌龙茶品质、促进乌龙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黑曲霉胞外酶研究进展
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作为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丝状真菌,在食品、医药、饲料等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而其产生的胞外酶更是研究的焦点。
黑曲霉能够产生种类丰富的胞外酶,涵盖纤维素酶、淀粉酶、脂肪酶、果胶酶、蛋白酶、多酚氧化酶等。这些酶具有独特的特性,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展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例如,黑曲霉产生的纤维素酶可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在生物质能源转化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淀粉酶能够水解淀粉,在食品加工中用于淀粉的降解和糖类的生产。而且,这些酶具有广泛的pH和温度适应性,使得黑曲霉在各种极端环境下都能正常生长并产生相应的酶,为其在不同工业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针调节分娩大鼠镇痛的神经分子机制:中枢神经递质与受体的视角.docx
- 悔罪对量刑的影响:法理分析与实践探究.docx
- 脉冲电流对再制造毛坯裂纹止裂后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理论、实验与应用.docx
- 骨盆前环解剖结构与损伤治疗的生物力学探究:空心螺钉与重建钢板的有限元分析.docx
- 探究不同干扰措施对典型荒漠植物苗木生长及光合特征的影响:以[具体地区]为例.docx
- 局麻药物对GM-CSF表达及皮肤愈合影响的深度探究.docx
- 多路径循迹控制策略:原理、应用与优化探索.docx
- 灌装机械中粘性流体断流机理剖析与技术创新研究.docx
- 社会变迁视域下韩国以马内利教会在上海的扩张与世俗化探究.docx
- 硼氮掺杂石墨烯导电性与电荷分布的关联性及机制探究.docx
- 踝关节平衡装置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腓骨长肌反应时的深度剖析.docx
- 探究人体上身因素对下肢部件碰撞试验结果的影响与作用机制.docx
- 自然生草:重塑长富2号果园生态与果实品质的绿色密码.docx
- 天津海河永乐桥项目:区域影响与示范效应的深度剖析.docx
- 单分散芹菜素分子印迹微球:精准制备与高特异性识别性能解析.docx
-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电凝综合征:发病率剖析与危险因素探究.docx
- 加味四草汤对湿热瘀阻型经期延长的疗效探究:理论、实践与展望.docx
- 面静刚度特性实验研究:原理、方法与应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