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辛亥革命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pptxVIP

3.9辛亥革命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第9课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1、了解归纳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历史意义2、掌握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3、知道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体会中国民主革命的艰巨性和曲折性。

1911.10.101894年辛亥革命狭义:1911年武昌起义,因发生于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广义:指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全过程。兴中会成立宣统帝下诏退位1912.02.12广义武昌起义狭义

1.武昌起义①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②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③组织基础:革命团体及革命政党的建立。④军事基础:先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1)背景1901至1911年间,新设厂矿386家,资本额8.8348亿元,十年间超过前此三十年设立的厂矿、资本额总数二倍以上。——李侃《中国近代史》徐锡麟黄兴秋瑾

盛宣怀抵押了铁路,就有钱了这路是你们修的吗?⑤导火索:四川保路运动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民间绅商集资兴办的川汉、粤汉铁路的修筑权收归国有,清廷对原有股本补偿不公,又借筑路为名大借外债,与美、英、法、德四国银行团订立借款合同,总额为六百万英镑,公开出卖川汉、粤汉铁路修筑权。激起湘、鄂、粤、川人民的反对,保路风潮随之兴起,尤以四川最为激烈。清政府急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造成湖北防务空虚。

时间主要力量过程结果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倾向革命的士兵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占领武昌城→攻占汉口、汉阳(2)基本概况湖北军政府成立湖北军政府旗帜起义路线图

武昌起义前夕,由于革命机关被破获,起义重要领导人刘复基等遇害,孙武受伤,蒋翊武被迫逃亡。黄兴、宋教仁等革命领导人也不在武昌。起义胜利后,湖北革命党人自认为“资望”不足,遂请反对革命的新军协统黎元洪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结果遭到拒绝。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湖北革命党人只得用手枪逼迫黎元洪就位。不久后,湖北的政权、军权逐步完全落到以黎元洪为首的旧官僚手上。【思考】黎元洪作为清王朝旧官僚,摇身一变却成为了革命党人的高阶领袖,这反映了什么问题?一方面反映了革命力量的薄弱,另一方面也深刻暴露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软弱性、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山西陕西四川湖北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3)发展武昌起义后全国13个省相继宣布独立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3)发展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重要成果创立中华民国清帝退位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根据教材P54-55,简述辛亥革命取得的三个成果

1911年的一天,孙中山刚抵达美国中部城市丹佛,就接到了黄兴为起义火急筹款的电报,但他在咖啡馆的小报上却看到了武昌已被革命党占领的消息。孙中山“大局粗定,军政民政亟须统一,拟联东南各军政府公电恳请孙中山先生迅速回国组织临时政府,以一事权。中山先生为首创革命之人,中外人民皆深信仰,组织临时政府舍伊莫属,我公力顾大局,想亦无不赞成。——(《神州日报》1911年11月16日)孙中山没有直接参与武昌起义

2.中华民国建立(1)背景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形势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时间地点总统副总统纪年机构性质意义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1912年1月1日南京黎元洪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阳历成立临时参议院,由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孙中山(2)成立2.中华民国建立汉满蒙回藏

公元纪年民国纪年1912年民国元年1913年民国二年1914年民国三年1915年民国四年1916年民国五年…………民国?年=公元纪年-1911公元?年=民国纪年+1911[思考]民国二十三年是公元多少年?1945年是民国多少年?中华民国二十三年X年X年-1911民国34年1934年[注]民国纪年只适用于公元1912年至新中国成立前这段时间。

中华民国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概念区分中华民国1912—1949年中国的国家名称,分为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个历史时期。南京临时政府特指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建立的,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性质的中央政权。(标志着中华民国的诞生)(1912——1913)(1913——1928)(1928——1949)

文档评论(0)

wh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