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宁夏须弥山石窟简介
中国有一个宁夏,宁夏有一个固原,固原有一个须弥山。“须弥”一词原是梵文音译,相传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名山”。据佛教观念,它是诸山之王,世界的中心,为佛教的宇宙观。须弥的意思是“妙高”、“妙光”、“善积”等,因此须弥山有时又译为“妙高山”等。
须弥山四周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在欣赏石窟造像的同时,也可以欣赏到独特的丹霞景观。
须弥山博物馆
到了须弥山,建议先去须弥山博物馆看看。须弥山博物馆是国内首个以“丝绸之路和佛教石窟艺术”为主题的博物馆。“走进须弥山看须弥世界”是须弥山博物馆陈展所要达到的目的。陈展中运用科技媒介、艺术创作、文化象征等多种手段全面展示丝绸之路文化和佛教石窟艺术,将我们带进了全景式的探秘丝绸之路、欣赏佛教石窟艺术的殿堂。
须弥山博物馆由七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序厅,丝路开通,佛教东传,须弥之光,佛国众生,佛窟集萃和尾厅。序厅用艺术的手段阐释了佛国世界须弥山的时空概念。在序厅里,博物馆展示的主题,镌刻在一幅大理石卷轴上,为赵大师手书----丝路佛光。
第一单元“丝路开通”从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入手,通过场景复原、文物陈列等手段展示了丝绸之路开通以后对宁夏固原地区文化经济生活的影响;第二单元“佛教东传”展示了佛教从印度诞生并传进中原大地的历史进程;第三单元“须弥之光”再现了丝绸之路上古原州商贾如流、物阜民丰的繁荣景象;第四单元“佛国众生”运用图版、石窟雕像复原等形式介绍了佛国世界从佛到供养人等各类形象;第五单元“佛窟集萃”介绍了印度阿旃陀、阿富汗巴米扬和中国各具特色的18处著名石窟;尾厅用须弥山地形地貌电子沙盘与世界注明佛像浮雕相结合的方法,展示了佛教石窟的艺术魅力。
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石窟为中国十大石窟之一,位于宁夏固原城西北55公里处六盘山北垂的须弥山上,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它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有着“宁夏敦煌”之称。据史料记载,须弥山石窟初创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477至499年,兴盛于北周和唐代,先后开凿石窟130多处,其中70多窟雕塑了造像,其艺术成就可与山西云冈、河南龙门大型石窟造像媲美。
千百年来,须弥山石窟造像长期遭受了风雨侵蚀,岩石风化,自然坍塌,地震破坏和人为的损坏,致使许多精美雕像已面目全非,甚至荡然无存。虽然如此,但仍抹去不了先人的当年的虔诚,还有历史的年轮、战争的刀光剑影和丝路的繁华盛景。
相国寺第51窟
我们首先来到了相国寺。其中第51窟非常的引人注目。它开凿于北周,素称“须弥之光”。石窟开凿在一座小山包上,将山包整个凿空,辟出前室、主室和左右耳室四个部分,是须弥山最大的中心柱式窟。窟中7尊6米多高的佛像姿态优美,雕作手法纯熟,代表了北周时期鲜明的时代特色。仰面环视,淡淡的白光从洞口撒进来,映出四壁雕像流畅的线条和高大的体量,使人有置身极乐世界的神秘感。
圆光寺第45窟
圆光寺内的第45窟为最华丽宏伟、保存造像最多的石窟之一。这座北周开凿的石窟规模大,一般皆为一佛二菩萨。佛像慈祥端庄。菩萨头戴宝冠,装饰华丽,两侧各立胁侍,姿态优美,富于质感。
大佛楼第5窟
须弥山造像最大的石窟是第五窟,开凿于唐宣宗大中三年,俗称“大佛楼”,一尊弥勒大坐佛体形魁伟高大,高达20.6米,是全国最大的石窟造像之一,在中国仅次于四川乐山大佛。
来到弥勒大座佛脚下,只见那佛神态端庄慈祥,面容丰腆饱满,高大魁梧,身披袈裟,十分壮观。佛虽大,但雕刻却十分的精致。
须弥山石窟,作为丝绸之路上遗落的明珠,远不及四大名窟赫赫有名。正是在这种不被商业化侵蚀的质朴上,才能感受到佛教石窟寺的神圣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