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
青黄散:中医外治小儿口疮的经典方剂与临床应用
在中医儿科外治疗法体系中,青黄散以其配方精简、制备简便、疗效确切的特点,成为治疗小
儿口疮的代表性方剂。小儿口疮是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常见口腔黏膜疾病,以口腔黏膜溃疡、
疼痛、拒食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青黄散通过“外治直达病所”的优势,有效
解决了小儿服药困难的问题,临床应用数十年间积累了丰富的疗效数据。本文将从中医理论基
础、核心配方与制备、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规范、安全用药要点及现代研究进展等方面,全面
解析青黄散的临床价值与应用方法。
一、中医对小儿口疮的认知:青黄散的应用背景
小儿口疮在中医古籍中被称为“口糜”“鹅口”,《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记载:“小儿口生
疮者,由脏腑热盛,热气熏发于口故也。”中医认为,小儿口疮的发病与生理特点密切相关:
1.脏腑娇嫩,易生内热:小儿“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脾胃运化能力弱,若喂养不当(如
过食甜腻、辛辣食物),易导致脾胃积热;心火亢盛则循经上炎,熏蒸口腔黏膜,引
发溃疡。
2.外邪侵袭,诱发加重:风热之邪从口鼻而入,内传心脾,与内热相合,进一步加重口
疮症状,表现为溃疡红肿、疼痛剧烈。
3.常见证型:临床以“心脾积热证”最为多见,症状为口腔溃疡色红、周围黏膜红肿、疼
痛拒食、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而青黄散的配方设计恰好针对此证型的“清热泻火、解
毒敛疮”需求。
二、青黄散的核心配方与制备工艺
青黄散的配方历经临床验证,成分精简且功效协同,制备过程注重细节以保证药效,具体如
下:
(一)处方组成(精准剂量)
药材名称剂量功效定位
青黛10克主药(清热解毒、凉血消
斑)
2
硼砂20克辅药(解毒防腐、收敛生
肌)
人工牛黄4克佐药(清热泻火、镇痛安
神)
(二)制备步骤(严格操作)
1.预处理:取青黛、硼砂各10克、20克,去除杂质(如青黛中的粗颗粒、硼砂中的结
晶杂质),置于干燥研钵中。
2.粉碎过筛:将青黛与硼砂混合研磨,直至成为极细粉末,过7号筛(筛孔内径约
125μm)——此步骤可确保药粉细腻,既能减少对小儿娇嫩口腔黏膜的刺激,又能增
加药物与溃疡面的接触面积,提升吸收效率。
3.混合均匀:加入4克人工牛黄,采用“等量递增法”混研(先将人工牛黄与少量青黛-
硼砂细粉混匀,再逐步加入剩余粉末),避免因人工牛黄剂量少导致混合不均,最终
得到均匀的青黄色粉末。
4.分装储存:将混合好的药粉分为20等份(每份约1.7克),装入无菌玻璃瓶(或铝塑
独立包装),密封后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防止受潮结块(受潮会导致药效降低,甚
至滋生微生物)。
三、青黄散的药理作用解析:中西医视角结合
青黄散的疗效源于三种药材的协同作用,从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药理学角度可分别解释:
(一)传统中医功效协同
1.青黛:咸寒入肝、肺、胃经,擅长“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可直清心脾积热,缓解口
疮红肿疼痛——针对口疮的“热邪根本”;
2.硼砂:甘咸凉入肺、胃经,既能辅助青黛增强清热之力,又能“解毒防腐、收敛生
肌”,在溃疡表面形成保护膜,减少食物、唾液对创面的刺激,同时促进黏膜修复;
3.人工牛黄:苦寒入心、肝经,可“清热泻火、化痰定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