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
ShanghaiServicesFederation
荣续智库
零碳产城融合项目发展白皮书
摘要
产城融合项目,正逐渐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它打破产业与城市发展的边界,以产业为骨、城市为脉,重塑空间价值。从核心要素探寻到海外经验镜鉴,从技术赋能到趋势洞察,本书聚焦产城融合项目,解码其与可持续发展共生逻辑。期望为城市规划者、产业开发者点亮灵感,共探产城相融、城乡共兴、生态共美的发展新篇,让产业和城市不再是孤立的经济单元,而是活力永续的有机融合体。
PREFACE
前言
在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与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过程中,产城融合项目打破了长期以来产业园区“重产轻城”、城市空间“产城割裂”的发展困局,以产业为核、以城市为基,构建起经济活力迸发、生活品质优越、生态环境友好的发展新范式,深度关乎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社会民生福祉增进与可持续发展目标达成。
我们试图跳出单一领域的研究视角,从多维度、系统性层面梳理产城融合项目的发展逻辑。剖析核心要素时,聚焦产业生态构建、空间功能耦合、公共服务配套等关键维度,明晰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的底层逻辑;回溯国外经验时,深入挖掘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产城融合实践的成功密码,既萃取适配本土场景的先进理念,也反思异域模式本土化过程中的适配性挑战;探究技术赋能路径时,紧盯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浪潮,解码新技术如何重塑园区产业形态、运营模式与生态本底,为园区转型注入创新动能;前瞻未来趋势时,立足“双碳”目标、城乡融合、区域协同等时代背景,锚定产城融合与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合的方向,探索园区从经济增长极向城市有机生命体演进的路径。
期待通过对产城融合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深度剖析,能实现产业发展有温度、城市生活有质感、生态环境有韧性的美好愿景。
ANALYST
研究员
陈菡高级注册ESG分析师:25RZQLKC00473A
王艳荣高级注册ESG分析师:24RZQLKC005010A
国际通用ESG策略师:SH1928FCA0433
碳管理师:CHINAETSCM20250010066
李恒沛高级注册ESG分析师:25RZQLKC000532A
张亦恺高级注册ESG分析师:25RZQLKC001033A
张伟娟高级注册ESG分析师:24RZQLKC600662A
侯德山高级注册ESG分析师:23RZQLKC003209A
国际通用ESG策略师:SH12050FCA0442
万红军高级注册ESG分析师:23RZQLKC002073A
国际通用ESG策略师:SH4538FCA0479
王帅宗CFAESG证书:102263367
国际通用ESG策略师:SH1218FCA0509
周璇高级注册ESG分析师:2SRZQLKCO00582A
国际通用ESG策略师:SH0062FCA0484
王亦聪CFAESG证书:118287047
高培杰高级注册ESG分析师:24RZQLKC603345A
国际通用ESG策略师:SH3210FCA0459
CONTENTS
目录
第一章零碳产城融合项目的核心要素
第一章零碳产城融合项目的核心要素
07产城融合项目的功能空间
11能源系统的零碳化
13集约化与智能化的基建体系
14以产业转型推动零碳技术的发展
17利益相关方的参与
第二章
第二章国外产城融合项目的发展经验
21日本产城融合项目的发展情况
34新加坡产城融合项目的发展情况
第三章产城融合项目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产城融合项目与可持续发展
53产城融合项目的相关政策
61产城融合项目的核心议题
第四章产城融合项目的技术利用
第四章产城融合项目的技术利用
73能源管理
77可再生能源例用
84设备改造
87循环经济
91智慧交通
91无废城市
第五章产城融合项目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产城融合项目的发展趋势
第一章零碳产城融合项目的核心要素
荣续智库零碳产城融合项目发展白皮书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提出,零碳经济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趋势,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采纳。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到“零碳园区”的概念。会议确定,2025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就包括“建立一批零碳园区,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
产城融合项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种转一体-小红书汽车经营增长新宝典.docx
- 中银研究院:2025“十五五”专题研究(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内外部环境条件八大趋势报告.docx
- 中银研究:把握我国碳金融发展的未来方向与政策路径.docx
- 中国房地产企业监测报告(2025年8月).docx
- 中国电池储能盈利模式探索 加州经验的启示.docx
- 中国的分布式能源融合发展:国际经验启示.docx
- 央国企智算创新实践报告(2025年).docx
- 武汉理工大学(侯慧):2025年面向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厚度预测的可解释物理深度学习模型_报告(英文版).docx
- 未来能源研究所:2025年企业尽职调查、汽车行业和电池供应链报告(英文版).docx
- 算力中心创新融资研究报告(2025年).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