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铜陵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3月月考
语文试卷
第I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名言“人,诗意的栖居”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和向往的时候,
我们回顾中国传统的居住文化和人文情怀,这种追求诗性、寻求心灵轻盈与静谧,乃至回归
明净无瑕精神家园的思想与之异曲同工。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比西方文化更早地追求着以诗
性和精神家园为目标的人居理想。强调诗性、追求精神居所和理想家园的情怀,使中国传统
的人居环境思想能超然于现实而达到心灵与自然的静默和融合。
②《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对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诗性智慧的形成有
着深刻的影响。如《诗经·硕鼠》从“逝将去汝,适彼乐土”到“乐国”“乐郊”,提出了建
立“乐土”“乐国”“乐郊”的美好理想。人人平等、幸福,再也不会过哀伤悲叹的日子,是
早期的“乌托邦”思想的萌芽,有似后世的《桃花源记》所期待的蓝图。从人居环境的角度
来讲,中国古代文人山水诗、山水画所表达出来的诗意情怀,就足以反映中国人几千年不变
的“诗意栖居”的梦想。
③山水田园诗以描写山水田园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为主,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
活图景,以表达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以实现心灵的皈依。东晋陶渊明的作品,经典地表
达了古代中国人追求“诗意栖居”的理想。他的田园诗,是其人格精神的外化,他写景物重
在写意,只追求平和悠闲的心境与恬淡朴素的物境的融合,呈露出浑然天成的大境界。因为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所以,著名的《桃花源记》便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自给自足”“路不拾遗”的“世外桃源”之境,成为
中国古人追求自然本性的社会梦想。
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画是同源的,经常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宋代欧阳修提到:
“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明代画论专家
李贽也有这样的评价:“画不徒写形,正要形神在;诗不在画外,正写画中态。”究竟什么样
的画最能表达“诗意栖居”的理想境界,宋代山水画论专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的一段话
给我们很好的启迪,他说:“世人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
凡画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很明显,可居、可游的画境,
是笃爱山水的人们实现自身理想和满足自身精神欲望的理想境界。宋代著名画家王希孟的
《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大大小小几百个村落形态,多为可居可游之境,充分表达出理想居
住之境的引人入胜和优美宜人。古代众多的山水画和村居图中表达的居住胜境充分表达了中
国人追求“诗意栖居”的美好愿望。
(摘自刘沛林《诗意栖居:中国传统人居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追求诗性、寻求心灵轻盈与静谧,乃至回归明净无瑕精神家园的思想是与中国传统的居
住文化和人文情怀异曲同工的。
B.《诗经·硕鼠》中表现的“乐土”“乐国”“乐郊”的美好理想,人人平等、幸福,正是
后世的《桃花源记》所期待的理想生活蓝图。
C.陶渊明追求平和悠闲的心境与恬淡朴素的物境相融合的田园诗,经典地表达了古代中国
人追求“诗意栖居”的理想。
D.山水画若能表达“诗意栖居”的理想境界,画家需要在画中展现山水的可行,梅花的可
望,房屋的可居,村落的可游。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从海德格尔的名言写起,引出了中国传统文化较早地追求着以诗性和精神家
园为目标的人居理想这一观点。
B.文章第二段以《诗经·硕鼠》为例,指出中国传统居住文化智慧深刻影响着中国人几千
年不变的“诗意栖居”的梦想。
C.文章第三段从山水田园诗表达出来的诗意情怀的角度,具体论述了古代中国人对“诗意
栖居”的理想的追求。
D.文章第四段是从山水画可居可游的画境引人入胜和优美宜人的角度来充分表达中国人追
求“诗意栖居”的美好愿望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没有《诗经·硕鼠》《桃花源记》《千里江山图》等成功的诗画作品,就不容易证明
中国人几千年来拥有不变的“诗意栖居”的梦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级经济师《运输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全真模拟卷.pdf VIP
- 人教版(25秋新教材)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3《Same or Different》全单元教学课件.pptx
- 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课件.pptx VIP
- 第15讲 椭圆的共轭直径(解析几何)(解析版)》.pdf VIP
- 临床工作中科研与创新思维的建立.ppt VIP
- 酒店治安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docx VIP
-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上下册).doc VIP
-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的教学设计.doc VIP
- 体育与健康《田径--投掷》大单元教学计划(18课时).pptx VIP
- 抗震加固工程施工方案.pdf VIP
- 试卷定制,写作定制、策划方案定制、专业设计美化等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文案个性定制,修改润色等。本人已有10年相关工作经验,具备扎实的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教学教案、营销方案等多方面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