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百年屈辱,砥砺复兴之志——参观鸦片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docxVIP

铭记百年屈辱,砥砺复兴之志——参观鸦片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铭记百年屈辱,砥砺复兴之志——参观鸦片战争纪念馆心得体会

站在鸦片战争纪念馆(虎门林则徐纪念馆)的门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鎏金题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怀着沉重而崇敬的心情踏入展馆,那些泛黄的史料、锈迹斑斑的兵器、复原的历史场景,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180多年前的时光之门,让我在历史的回响中读懂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训,更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精神。

一、文物无言,见证百年沧桑

展馆内的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活化石”。在“鸦片战争史实陈列”展区,我久久驻足在那尊林则徐铜像前——他身着官服,目光坚毅地望向远方,仿佛仍在指挥虎门销烟的壮举。旁边展柜里,一把总长近2米的英国滑膛枪静静陈列,枪身上的雕花早已褪色,但枪膛的寒光仍让人联想到当年侵略者的凶残;玻璃展柜中,一份1842年的《南京条约》抄本字迹模糊,却清晰地记录着割地、赔款、五口通商的屈辱条款,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重锤,敲打着参观者的心。

最让我震撼的是“虎门销烟”场景复原区:通过多媒体技术与实景模型结合,再现了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率领军民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的壮阔场面——沙滩上挖好的销烟池里,鸦片与石灰水混合后冒着滚滚浓烟,岸边军民振臂欢呼,远处英国商船在清军监视下不敢靠近。这一场景让我真切感受到,面对国家危难,中华民族从不缺挺身而出的英雄,从不缺捍卫尊严的勇气。

二、历史沉思,读懂“落后就要挨打”

随着参观的深入,展馆通过时间线清晰梳理了鸦片战争的起因与影响:从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到林则徐虎门销烟成为战争导火索;从清军水师的木质战船对阵英国的铁甲舰,到《南京条约》《虎门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展板上一组组对比数据刺痛了我的眼睛:1840年,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拥有蒸汽动力军舰200余艘,而清朝水师的战船仍以人力划桨为主,火炮射程不足英国军舰的三分之一;英国军队装备的燧发枪射速是清军鸟枪的3倍,且配备标准化弹药,而清军士兵的武器多为祖传的刀矛,甚至部分士兵从未接受过系统训练。

讲解员介绍,鸦片战争前,清朝统治者沉迷于“天朝上国”的幻想,闭关锁国、轻视科技,导致中国在经济、军事、科技上全面落后于西方。当英国舰队逼近天津大沽口时,道光皇帝还在问“英吉利在何方,与中国有无陆路相通”;当清军将士用大刀长矛对抗英军的火枪火炮时,这场战争的结局早已注定。这让我深刻明白:一个国家如果安于现状、拒绝变革,再辽阔的疆域、再庞大的人口,也无法抵御先进文明的冲击;“落后就要挨打”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用鲜血和屈辱换来的历史真理。

三、精神传承,凝聚复兴力量

展馆的“抗争与探索”展区,让我看到了中华民族在屈辱中觉醒的力量。在这里,我了解到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故事——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村民手持锄头、扁担,在牛栏岗伏击英军,打死打伤英军数十人,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民众自发的反侵略斗争;展柜里,一面绣着“义民”二字的三角旗边角磨损,却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民众“保家卫国”的赤诚。

在“近代中国探索与复兴”展区,从洋务运动的江南制造总局机床,到戊戌变法的《定国是诏》手稿;从辛亥革命的武昌起义军旗,到五四运动的爱国传单……这些文物串联起中华民族从“挨打”到“觉醒”,从“探索”到“复兴”的奋斗历程。讲解员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让中国人民看清了世界,也让无数仁人志士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从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再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实现民族独立,中华民族始终在抗争中前行,在探索中成长。

四、以史为鉴,走好当下之路

走出展馆时,夕阳正斜照在馆外的“禁毒警钟”雕塑上,钟声仿佛在提醒每一位参观者: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参观鸦片战争纪念馆让我有了三点深刻感悟:

一是要保持“清醒”。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不能再犯“闭关锁国”的错误,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学习世界先进技术与经验,同时坚定文化自信,守护好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二是要坚守“奋斗”。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充满艰辛,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作为青年,我们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在学习、工作中脚踏实地,用专业能力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三是要传递“使命”。展馆里有一句留言让我印象深刻:“我们这一代人,要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我们不仅要自己铭记历史,更要向身边的人讲述鸦片战争的故事,让“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代代相传,让中华民族的抗争精神永远传承。

离开

文档评论(0)

智慧的由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人从事文件及课件编写十几年,对培训管理和PPT课件有丰富的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